月台上的臉
刪掉所有通訊軟件,只剩下有媽媽在的。
人說臉書是給大眾觀看的個人形象,讓我想把臉給出去的,只有媽媽。
在沒有手機網路通訊的時代,我離開了媽媽。父母給我買了一部當時最好的手機,給了我一張充值二百元的公共電話卡,說:“有空記得打電話回家。”離家第三天,發生了“九 · 二一”大地震,那部貴桑桑的諾基亞5110居然動彈不得,公共電話那頭也無人接聽。全家就只有我一個人有手機,他們去了哪裡,我無法知悉。排着長長的隊伍打公共電話,那畫面,現在已經消失了吧,但在我腦海裡依然清晰。
不管你再怎麼自主自力有決心,生命依然像是搭乘着一艘無動力的大船,浪濤漣漪一波一波送着一個小孩出去。再度獨自離家,到廣州去。老爸老媽到處去問哪裡有最優惠便宜的長途通訊,我不懂得“翻牆”(那個年代有人“翻牆”嗎?),學校是可以連上香港的電視台,唯新聞出現“敏感畫面”時,就進個感冒藥廣告,要不黑個幕也沒什麼,能上Skype就好的不得了,限時限量聽不清晰。廣州的通信公司說我可以在手機加個長長的號碼,打個電話上衛星,就能連線平價的長途。每次按家裡電話,我就會想起老媽在我離家第二天,聯絡到我的第一句話,是“妳是不是不要媽媽了……”。我只是想累積更多想說的話,一次跟媽分享個多多多啊。
我沒有“個人的”通訊軟件,我把臉書的帳號安裝在媽媽的手機裡,讓她玩着遊戲、看着我想跟她說的所有情話。母親永遠都站在年輕世代那裡,我讀的詩她也讀,我看的電影她比我着迷,我愛的人她也愛,我所厭惡的,她也同樣憎厭。
我有時會看到那年道別時,月台上媽媽轉身哭了的畫面,交疊着後來的我們的身影。
川井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