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與導向
在逐鹿天下的戰陣圖中,劉邦與項羽同框。劉邦爲什麼會贏,項羽輸在哪裡?答案可以給出很多。項羽自嘆:“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劉邦自況:“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怨自己運氣不好,而不是仗打得不好;劉邦說自己本事不如“三傑”,但用人用得好。這兩人說得都有一定道理,但放到歷史的長河中去審視,僅靠運氣、戰法和用人,不足以概括楚漢之爭勝敗的要素,也不足以描述歷史發展的軌跡。
歷史進程的變數很大,改變歷史走向的因素很多,歸根結底有兩項,一是推進歷史的動力,二是左右歷史的導向。動力源於民衆,導向靠領袖。缺乏動力,再偉大的領袖也會因獨木難支而失敗;缺乏導向,再強大的動力也會因群龍無首而潰散。所謂人無頭不走,雁無頭不飛。沒有領頭的,不是不能走不會飛,而是走不遠飛不遠,走着走着就散了,飛着飛着就亂了,無法抵達目的地。
從公元前二○九年吳中起兵,到公元前二○二年西漢初立,期間征戰無數,項羽勝多敗少,劉邦敗多勝少,但最後一戰他贏了。戰場態勢千變萬化,優勢劣勢互有逆轉,誰都不敢料定最後一仗必贏。鴻溝劃界之初,楚漢旗鼓相當,但在作戰能力上,項羽仍佔優勢。可惜項羽不顧范增及部下的勸告,剛愎自用,一意孤行。而劉邦呢,能夠虛心聽取部屬意見,靈活調整攻防戰略,特別是處於劣勢時,能夠保持清醒頭腦,不與對方鬥意氣、拼消耗。
縱觀人類文明的歷史進程,不論古代史、近代史還是現代史,推動歷史發展靠合力。就拿歷史上那些著名的起義來說,斯巴達克起義、巴黎公社起義、陳勝吳廣起義、李自成起義、太平天國起義等,都曾影響過歷史進程,並留下了非凡的光亮,這些起義的發起、聚力及推進,既離不開領袖的感召和導向,也離不開民衆的響應和擁護。金一南在談到中國革命的苦難與輝煌時說,我們從來不否認群衆是真正的英雄,但也從來不排除領導者的意志在關鍵時刻是中流砥柱。領導者的素質與信念,最終匯聚成歷史的自覺。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點燃的中國紅色火種之所以能夠存續,並形成燎原之勢,最終取得全國政權,靠的同樣是在喚起民衆動力的基礎上,堅持正確的戰略戰術和政策導向。
王兆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