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與豬
“豬肉不能生吃。”我和蚊子在飯桌上聽罷前輩的斷言,迅速交換了眼神。
我們上周才樂滋滋地生吃了一整盤油脂甘美的伊比利亞全橡果頂級黑毛豬肉片。美食界前輩也說得沒錯。一頓飯下來,全是“紅肉配紅酒”那種人所共知的經驗談和條條框框。
前輩讓我決定先吃韓式烤牛肉還是烤五花腩,腦海閃過“先淡後濃”四字,但蚊子和我都愛吃牛肉,就膽敢要了“先牛後豬”。前輩果然開口便提出“怎麼先濃後淡”這種近乎逆天而行的質疑,一路下來滔滔不絕說韓國人怎樣敬酒,韓國菜如何,我假裝前所未聞,虛心受教。
在韓國生活那三年的回憶像平行時空,完整地投射在旁邊的一桌,我按捺着不去想那一千頓痛苦又甜蜜的韓式用餐經驗。回到澳門後,我故意違反韓式用餐禮儀,假裝對韓文一曉不通,後來甚至不再踏足韓國餐館,以示自由之身與意志。蚊子看得出我整頓飯如坐針氈,在努力抹去韓牛刺身和韓式訂婚戒指的舊日畫面,一邊回答“那款酒配甚麼芝士最對味”的考核測試。前輩如童話裡的皇后,看我這個冒牌貨能不能感受到四十層床墊下藏着一顆小豌豆。
飲食反映教養、出身和知識面,是無涯的學問,但一旦規行矩步便意趣全無。利亞每當看到我烤“卡門貝爾”或“切達”芝士就搖頭,揚言“蛋糕只能配咖啡”,也嚴禁我吃火炙壽司。這都是那些有錢男友教會她的高級飲食“法則”,利亞很榮幸自己能像《窈窕淑女》的賣花女,被中產階級快速改造成上流貴婦。
“習慣先牛後豬,是因為窮啊,負擔不起全牛宴。但也是有情喝水飽的美好日子,沒有章法公式,只知一加一的快樂大於二。”我沒有回答長輩的質疑。就像年輕時無法無天地深愛過,就不怕其餘只是裹腹用的過眼雲煙。
(一人下廚指南 · 十九)
卡 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