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難民窮人收容所女性安老院至文創空間
仁慈堂婆仔屋百年變遷
在瘋堂斜巷中,有一幢鮮黃色搶眼的葡式建築物,它就是為人熟知的仁慈堂婆仔屋。婆仔屋為何會有這個名稱?是否有許多“婆仔”居住?
仁慈堂初設棄嬰所
事實上,婆仔屋以前確實有一群 “婆仔”居住,故事要追溯到十六世紀初期,首位主教賈尼路來澳後成立了仁慈堂,並開展多項慈善工作。而仁慈堂初建之時就設立了棄嬰所,根據石碑記載,棄嬰所於一六三七年一月六日,由當時的仁慈堂主席米格爾 · 馬歇度開設。
上海葡僑走難入住
隨着孤兒院裏的女生長大,須離開孤兒院獨立生活,部分人陸續入住婆仔屋;加上一九三九年二戰爆發,大量上海葡僑走難來澳門,仁慈堂本來在望德堂區成立的“貧窮者之家”,成為專門收容女性難民和窮人的地方,其後更發展成女性長者安老院,“婆仔屋”之名亦因此而誕生,並在二○○○年“功成身退”。現時成為文化創意空間,是藝術表演、展覽的場地,也是培訓本地創意人才、展銷本土創意產品的基地。欲知更多仁慈堂孤兒院、婆仔屋的過去,以及曾居住於婆仔屋的“婆仔”回憶,可掃描QR Code觀賞影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