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無禁忌談生死課
從上上一輩開始,或說一直到現在,筆者仍然處於一種境況——長輩們避而不談,我們就不能深入對話、進而無法對死亡有進一步認知的被動。思考生死的初印象,或許是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等到再經過一些歷練,才驚覺我們的人生中,常常是“死”伴隨着“生”,因為意識到“死”,所以開始選取想要的生活方式努力“活”。
出身於巴基斯坦的海德 · 沃瑞棋醫師,是《二十一世紀生死課》的作者,他將跨學科的知識融入自己的臨床經驗,與讀者一起探討科技發展與生命議題的關聯性。每一個臨床案例的描寫都讓人如親臨現場般,是初閱讀時的第一印象,繼而不免調侃,看來醫生的工作不見得比我想像中忙啊。事實是,沃瑞棋除了繁重的臨床醫療與研究工作外,還出版了這樣一部作品:不僅有醫療政策的剖析,亦有醫患關係的探討。不禁讓人感嘆,醫療的進步讓人類的壽命延長,但生死有時卻與醫療沒有甚麼直接關係,且輕描淡寫地告知讀者,“醫生”並非生死的主宰,死亡是這世上唯一公平的事了。
書中關於死亡的解析,其實並不會太過沉重。主要是作者從臨床經驗出發,用犀利的敘事技巧,將醫療發展、歷史事實與臨床案例結合,舉重若輕,以醫生的冷靜講述多數人不願面對的死亡話題,確實是十分出色且讓讀者易於接受。哲思散文的質地,在我看來是最為難得的。
以醫師視角探討生命、書寫健康的書不少,但本書更有貼近人性的溫度,它用一種信仰和生活的態度,去看病患對治療和臨終的不同面向。沒有過多的數據化的驗證和分析,比如全球最早安樂死入法的地方,推行的影響與原本的預期有何落差,這些結果意味着甚麼等,都有作者針對性的解讀;沒有同類書籍硬邦邦的黑體字要點提醒,作者除了述寫自身臨床服務時的遭遇,亦以醫生視角娓娓道出發生在醫院的生活百態。在描述因車禍受創變成植物人的例子時,作者講述父母以愛女曾口頭表示,不願以人工方式維生的理由,希望撤除餵食管,卻遭到當地法院駁回,引發民意大反彈。本書讓讀者切身感受到世界各地的病人,正一步步拿回醫療自主與死亡自決的權力,當中不乏作者的個人觀點和立場,但絲毫沒有強加改變讀者思想的舉措。
能讓人交換彼此想法,共同探討新的可能性,大抵也是閱讀給我們帶來的精神樂趣吧。
艾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