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0年05月23日
第C04版:祝君健康
澳門虛擬圖書館

兒童發燒處理建議

冷靜處理小兒發燒

兒童發燒處理建議

發燒多由疾病引起,因各種病毒或細菌侵入人體時釋放的毒素,會改變大腦體溫調節中樞而引起發燒。

一、發燒的現象:發燒的定義為身體內部的中心體溫≥38℃,人體生病引起的發炎反應會讓體溫的定位點提高,所以造成發燒現象。一開始發燒的時候,小孩可能會覺得冷、四肢冰冷,這是體溫設定點提高的結果。一旦體溫提高到設定點之後,四肢變成溫熱,也不會有明顯怕冷的感覺。過一段時間或使用退燒藥以後,體溫定位點下降,小孩可能會覺得熱,並開始流汗退燒。

二、體溫的測量:肛溫最接近身體內部的中心體溫,耳溫與肛溫的相關性較高,口溫和腋溫平均比肛溫低,故常用耳温為嬰幼兒測量體温。耳溫測量方法:固定頭部,拉直耳道,使耳道成一直線,再將耳溫槍探頭稍微置入外耳道以測量耳膜溫度,才是正確的體溫。三歲以下耳朵向下向後拉,三歲以上向上向後拉。耳溫槍探頭若有異物(如耳垢)時,可能影響測量體溫之準確性,可用酒精棉片消毒耳溫槍套。

三、發燒的影響:適度發燒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人體對發炎反應引起的發燒有調控機制,所以一般不會超過41℃。有些家長會擔心如果沒有積極退燒,小孩體溫可能一直往上飆高。其實人體的體溫調控機制不會讓體溫無限上升。坊間小孩“燒壞腦”的傳說,都是因為那些小孩罹患了腦炎、腦膜炎等疾病而留下神經後遺症,與發燒無直接因果關係。

四、哪些嬰幼兒發燒應特別留意:對於下列情形的發燒,家長不要掉以輕心,請務必就醫:1.年齡小於三個月的嬰兒﹔2.持續發燒超過二天﹔3.發燒合併紫斑﹔4.發燒合併抽搐﹔5.接受化療的病童﹔6.曾有熱性痙攣病史之病童。發燒未合併上述情形則先依下列步驟處理。

五、兒童發燒的處理原則:1.感覺小孩發燒時,不要驚慌(尤其是在半夜時)。先確認溫度測量方式是正確的,再觀察嬰幼兒反應,半夜如果仍能睡得很安穩,體溫不超過39℃,可以讓他好好休息睡到天亮。身體會慢慢的調節體溫,可監測體溫變化。2.發燒處理的第一步驟是增進孩子的舒適度、補充水份及減少活動。病童若是清醒的,不是在睡覺的狀態,可以補充水份,最簡單的方法是喝水,促進身體的循環。3.發燒時,保持空氣流通,維持室溫不超過28℃,調整穿衣蓋被,幫助散熱。需注意四肢是否溫熱,若四肢冰冷則需保暖。4.若發燒流汗時,可以適時使用溫水擦拭身體,並更換乾爽的衣服,以增加嬰幼兒的舒適感。注意觀察小孩以下幾種情況:如活動力差、嗜睡、虛弱、無法進食、劇烈嘔吐、呼吸困難、心跳過快、腹脹、疼痛、意識變化、抽筋、頸部僵硬等,需立即就醫。5.若家長要使用退熱貼時,請先評估嬰幼兒有沒有出現寒顫發抖等不舒服情況,才可考慮適時使用。6.若是打預防針後或是出院後還有發燒的情形,可以先依照醫生指示給予兒童服退燒藥。7. 如果體溫沒有太高也沒有引起特殊不舒服,並不需要積極退燒,尤其體溫沒超過39℃的時候;請注意,服用退燒藥時,藥物通常在三十至六十分鐘後開始作用,不要急着再次服用退燒藥。切勿同一時間同時服用兩種退燒藥,任何退燒藥的使用,均須間隔四至六小時以上。

六、後續的處理:許多家長認為吃退燒藥以後如果又燒起來,就表示醫生開的藥沒有效。事實上,各種退燒藥的效果都只能維持幾個小時,其目的在帶給兒童短暫的舒適。如果疾病的過程還沒結束,退燒以後又燒起來是很常見的事情。

小兒發燒時不必驚慌,退燒並不等於治病,找出病因,對症治療,自然會退燒。發燒是身體抵抗外來病源體正常的反應,可抑制病菌的複製及生長,因此是良性的。

卓觀達

2020-05-23 卓觀達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46802.html 1 兒童發燒處理建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