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片芒草
母親節那天,孩子們伴我倆到龍爪角行山,途中遇到一片茂盛的芒草,孩子問道:“媽咪,家裡種的芒草長得那樣短,為何這裡的芒草卻長得那樣高?”妻子告訴他們,因為家裡是盆栽芒草,沒有接地氣,不似這裡土厚坡闊,所以長得特別茂密。我說,城市人將這些山野植物當盆栽擺設,但在農村,這些芒草卻是主要燃料。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每隔兩三天,你們的嫲嫲就會約鄰居一同到村外的山裡割芒草,她告訴我,割草前先要用扁擔將草拍打一通,嚇走草叢中的毒蛇才不會被牠們咬着。割下來的芒草擱在地上曬兩三天,然後將早前已曬乾的挑回去。我問,萬一有人將乾草偷走怎麼辦?她笑着說:“滿山都是草,不會有人偷的,偷別人辛苦割下來的東西,良心過得去嗎?”
靠着祖屋的外牆有一間簡陋草房用來放置芒草,用時才抱一大綑到廚房。那些母雞常常躲在草房那裡生蛋,生完蛋,母雞一定會發出叫聲。聽到這些聲音,母親便會叫我到那裡撿蛋了,撿起的雞蛋,有時候蛋殼還未全硬呢。割芒草大約在凌晨四點便要出發了,母親經常會吩咐大家姐到村邊的山坳接擔子,挑着近百斤的芒草在山徑上行走,的確是十分辛苦的。
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我家住在下環區,母親保持割“芒草”的習慣,早上到主教山晨運,順便撿一把樹枝回來。那時候我們租住的地方,兩伙人家共用一個廚房,每家可放一個火水爐,為了節省火水,母親便換上一個柴爐,炒餸用樹枝生火,煮飯則用電飯煲。母親一生知慳識儉,但每到中秋節,她例必要我陪伴她送兩盒月餅到某醫生的診所,她說醫生治好了她的病,受人恩惠要千年記。這項差事,直到她年紀老邁到連兒子也認不出來的時候才停止。
公 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