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0年05月13日
第C04版:蓮花廣場
澳門虛擬圖書館

萬眾一心 應對一場前所未有的抗疫考驗

萬眾一心 應對一場前所未有的抗疫考驗

正如行政長官賀一誠在施政報告中所說:“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新一屆政府和澳門社會帶來嚴峻的考驗和巨大的挑戰。”可幸的是,在過去四個多月的抗疫中,本地社會不但沒有被疫情壓倒,而且獲得了寶貴的經驗,取得了較佳的成績。也正如山頂醫院醫務主任羅奕龍表示,“確診患者均沒有在本澳社區內進一步傳播,顯示了本澳目前整體防控策略成功。”

從數據上看,澳門的確診率為十萬分之七,較小型經濟體香港、新加坡,甚至美國、巴西的大國都低。迄今為止,澳門沒有死亡個案,這一成績來之不易,不僅體現了澳門特區政府各部門的全力以赴,也反映了澳門社會市民萬眾一心,齊心協力、共同對抗疫情的努力與付出是真實的、也是值得的。(見附表)

正如一位美國記者Matthew.Keegan撰寫一篇名為Lessons From Macau,the Densely Populated Region Beating Back COVID-19指出,澳門的抗疫經驗值得其他國家地區學習。

疫情全球化

二○一九年十二月三十日,武漢市衛健委首次公開通報肺炎疫情,稱該市發現了27例“病毒性肺炎”病例,其中7人病情嚴重。然而到了二○二○年四月廿四日,全球已有271萬人確診感染新冠肺炎,死亡人數超過19萬,偏佈五大洲,影響到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當中,首當其衝的中國確診感染人數為82,295例,死亡人數為4,632人,成為第一波爆發點。中國政府以舉國之力進行抗疫行動(封城、強制隔離),經歷三個月後,疫情得以受控。遺憾的是,中國的抗疫舉動沒有引起其他國家的充分重視,使疫情在三個月後迅速在全球擴散。疫情第二波爆發點是歐洲,意大利、西班牙、法國、英國、德國成為疫情災區,僅五國合共有85萬人確診,超過9.3萬人死亡。第三波爆發點為美國,全國88萬人確診,49,800人死亡,紐約州成重災區。各國為了抗疫,不同程度地實施人員流動措施,如禁止入境、入境隔離安排、學校停課、商業停工、居家令、禁止集會等,結果人流限制導致生產鏈中斷,全球貿易總量在中美貿易磨擦影響下更是斷崖式下挫,肯定是我們見過的、史上極其嚴重的全球經濟衝擊。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集團(Black Rock)預測,上半年全球經濟衰減11%,經濟產出損失達6萬億美元,保守估計流失500萬個職位。當中旅遊業衝擊立竿見影,據世界旅遊業理事會(WTTA)測算,因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旅遊業造成的損失高達220億美元。在疫情全球化下,沒有人能獨善其身。澳門作為一個人口只有67.9萬人的微型經濟體,面對嚴峻的疫情衝擊,特區政府的反應讓外界與本地社會倍加讚賞。一方面,政府採用了果斷有力的措施,迅速而有效地阻斷了疫情在本地傳播的途徑與風險;另一方面又充分利用與挖掘社會資源,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了多樣化的支援與幫助。

一場前所未有的考驗

對於新一屆特區政府、新一任行政長官及其新管治團隊而言,上任才一個多月,隨即就要面對一場前所未有的抗疫考驗。總體上看,這場考驗主要表現在兩方面:

第一,抗擊疫情。最大考驗來自新團隊的磨合期。在沒有充足磨合期下,如何有效率地調度政府資源抗擊疫情,顯然是一個重大挑戰。儘管澳門有抗擊SARS(“非典”)的經驗,但當年抗擊SARS時,只有1宗輸入性案例,並沒有發生本地個案,今次疫情明顯較SARS時嚴重。除了輸入性個案,還有本地個案,累計確診達45宗。面對突如其來的兇猛疫情,即使是經過磨合期的政府也是一種考驗,如新加坡政府、美國政府、法國政府、香港特區政府都是經過三年以上的磨合期,也已壓力山大,何況本地新一屆特區政府上任才一個多月。其次,自由港與人口高度密集構成傳播高風險。眾所周知,澳門是一個自由港,是澳門賴以生存、發展的制度。澳門地小,人口稠密,甚麼都缺,所以需要自由制度來保障本地發展之所需。輸入性風險與自由港是相生而非相克的。如果自由港不能動,那麼考驗在於不封關前提下,如何把入境管控做到滴水不漏,以防範輸入性風險。自由港產生的輸入性風險結合城市的密集性,會容易從輸入性個案迅速爆發社區性感染。也因此,管好輸入一線,嚴防社區二線是本地政府與全社會需要承擔的重要任務。

第二,抗擊疫情衝擊經濟。疫情全球化衝擊下,全球經濟受損程度已不亞於二○○八年的國際金融危機,澳門也首當其衝。當前最大的考驗是如何保就業保民生。就業是生產和秩序的穩定器,如果就業不保,社會將因穩定器失靈而發生不穩,因此最大考驗來自如何應對大量失業問題。從短期看,特區政府可以靠豐裕的財政儲備優勢應對,但如果疫情持續一年或以上,則有可能出現長貧難顧的局面。澳門現時約有38萬就業人口,只要發生三分一的失業,足以令政府吃不消。其次,疫後的經濟發展考驗。主要考驗既要快速提振經濟,也要尋求一種新經濟發展模式。以提振經濟而言,政府動用財政政策起到提振經濟的作用,但要全面復甦經濟依靠財政政策肯定是不足夠的,例如博彩業肯定不能僅靠政府財政政策激活,能夠激活博彩業的重要因素是遊客,阻礙遊客流動的則是各國區的出入境管制,才是真正的考驗。以新“發展”模式而言,澳門目前這種高度依賴博彩旅遊的經濟發展模式在學界上早有共識,認為存在結構性風險,但二十年來都未有從根本上發生改變。如果政府不推行新經濟發展模式,當每次受到傳統與非傳統危機衝擊時,我們應對的成本不會少。

果斷應對危機

面對新冠肺炎的威脅,澳門特區政府果斷應對危機。例如:抗擊疫情。特區政府推出一系列防疫措施,可以簡單劃分為兩大部分再加經援措施:

第一, 社區性防疫。主要有三道防線,分別是管理好自己的腳(居家隔離)、管理好自己的手(勤洗手)、管理好自己的口(帶口罩)和測溫。二○二○年一月一日,實施航班測溫安排;一月五日,以行政長官為首舉行跨部門會議,將預警級別提升至三級。一月二十日,珠海有三宗感染個案,行政長官意識到口罩需求問題,隨即訂購300萬個口罩;一月廿一日,行政長官成立防疫協調中心,他本人擔任主席、社文司司長任副主席;一月廿二日,向鍾南山院士討論防疫安排;一月廿三日,澳門發生第二宗個案,行政長官宣佈取消一系列新春活動(燒鞭炮除外),同日行政長官與珠海政府建立疫情聯防機制。一月三十日,宣佈全澳學校停課;二月二日,第一輪口罩購買計劃生效,至四月十四日,已推出第九輪口罩購買計劃;二月四日,暫停政府服務(僅保留緊急服務),同日因第九宗病例涉及博彩員工,故宣佈暫停博彩業運作半個月;三月二日,政府部門恢復基本服務,要求進入公共部門者填寫健康申報表和測溫……。

第二,輸入性防疫。主要有三道防線,分別為入境限制措施、口岸檢疫措施、隔離醫學觀察。一月廿七日零時起,所有來自湖北省的旅客和十四日內曾到過湖北省的旅客入境澳門時,須出示無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醫生證明。二月二十日零時起,所有擬進入澳門特別行政區且在入境前十四天內曾經到過中國內地的外地僱員身份認別證持有者,需在衛生當局指定、位於珠海市的地點進行醫學觀察十四天,並取得珠海市衛生部門發出的無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醫生證明書後方可入境。如無法取得上項所指的醫生證明書且無法返回始發地的外地僱員身份認別證持有者擬進入澳門特別行政區,需按照衛生當局的要求在指定的地點及時間進行醫學觀察。三月十八日零時起,禁止除中國內地、香港特別行政區和台灣地區居民及外地僱員身份認別證持有者以外的所有非本地居民進入澳門特別行政區。三月十九日零時起,禁止所有外地僱員身份認別證持有者進入澳門,但擁有中國內地、香港和台灣地區居民身份的外地僱員身份認別證持有者除外。三月廿五日零時起,所有在入境前十四天內曾經到過中國以外國家或地區的中國內地、香港特別行政區和台灣地區居民,禁止進入澳門特別行政區。

第三,經援措施。主要針對兩大方面:

一是就業。如帶津培訓、僱員援助款項計劃(向合資格本地顧員一次性發放三個月款項合共15,000澳門元、社區就業計劃等)。

二是顧民生。如兩次消費補貼計劃(8,000元)、醫療券特別計劃(額外600元)、現金分享計劃(提前四月發放)、向受助家團增發兩個月援助金、退稅減費補貼(職業稅、所得補充稅、水電費等)、殘疾津貼。

三是企業。如滿一年的中小企申請中小企援助計劃、中小企業銀行貸款利息補貼計劃、豁免租用政府物業營運者三個月租金、自由職業者援助款項計劃和銀行貸款利息計劃、企業援助計劃(以僱員人數計算向符合條件的商號發放一次性援助款項15,000-200,000萬澳門元)、水電費補貼等。根據二○二○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指出,特區政府應對疫情的相關開支將超過500億澳門元。

綜上可見,特區政府在應對疫情上充分發揮了“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制度優勢,無論在社區性防疫、輸入性防疫和經援措施上,反映了部門間協作高效、政策供給到位,措施精準及時,表現出一個有為政府的果斷作風。

疫情未散 砥礪奮進 共創新猷

二○二○年四月二十日,行政長官賀一誠發表上任第一份施報報告。在報告第二十一頁的開始:“二○二○年施政的總體方向是:投疫情、保就業、穩經濟、顧民生、推改革、促發展。”可見,特區政府把抗疫放在第一位,其次是保就業和提振經濟,顯示特區政府不但在處理疫情上果斷,而且在輕重緩急上拿捏準確。

此外,特區政府在疫情下以“砥礪奮進、共創新猷”為施政報告的發展主題,當中的用意顯然易見。一方面,特區政府希望市民在疫情籠罩下要重拾自信、勇往直前;另一方面,特區政府會帶領大家繼續抗疫之外,更會團結社會,以改革創新提振經濟。可以見到,在施政報告中,除了新增不少抗疫措施之外,不少篇幅着墨提振經濟的措施。如:適度加大公共投資(如輕軌東線)、推動工業重新定位和升級轉型、加快金融軟硬基礎設施建設(粵澳跨境電子直接繳費系統)、恪守外僱調控和退場機制、推廣特色店及網絡經濟、扶持青年創新創業、加大醫療和教育的投入等。如果特區政府能夠如期落實各項措施,那麼澳門特區定能克服疫情影響,開創新一頁。

的確,當下澳門社會是時候思考砥礪奮進。如何砥礪奮進?首先,信任政府。從施政報告可見,特區政府的施政方針相當明確,宏觀上已做好部署安排,只要全社會信任政府,相信澳門很快就會恢復到之前的繁榮景象。其次,膽大心細。疫情未退下要膽大地振興經濟,但同時要小心地防止疫情再擴散。筆者認為,在提振經濟上,特區政府可以多留意以下方面:第一,開放人流是提振經濟的關鍵,建議以次區域合作方式解決邊境管制,“識別碼”是可行的做法。第二,抗疫措施既要達到解困,也要促使社會明白“疫境自強”的道理,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在巡視陝西時指出,中華民族就是在危機中成長起來,澳門更需要在今次疫情中成長起來、成熟起來。第三,澳門真的要思考如何打造新經濟發展模式,以應對突如其來的傳統危機與非傳統危機。

澳門理工學院一國兩制研究中心講師

謝四德

2020-05-13 謝四德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44892.html 1 萬眾一心 應對一場前所未有的抗疫考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