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
孟子的學生徐辟説:“仲尼亟稱於水,曰:‘水哉!水哉!’何取於水也?”徐辟是問:孔子屢屢稱讚水,他説:“水呀!水呀!”究竟水有甚麼可敬之處?
這個問題,在孟子還未回答他的學生之前,恕我僭越,搶先作答。《老子》八章:“上善若水。”本澳自來水公司的客廳飾壁,就掛上這四個字。水是我們生活的泉源。我們可以沒有電,但決不能無水。《老子》説:“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光是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於大家所厭惡的地方,這兩項優點,已接近於“道”矣。《老子》又説:“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他以水譬喻人:居處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待人善於眞誠相愛,説話善於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處事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掌握時機。皆因水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怨咎。這是《老子》對水的正面解讀。
坊間對水的看法又如何?且聽那流行曲:“冇水乜都喎”(沒有水則甚麼事情都做不成)。所謂“水為財”,有不少俚語都關於“水”的:“撲水”,是四處張羅錢財也,“茅根竹”的歇後語是“蔗水”(諧借水)。“船頭尺”,隱喻“度水”(向朋友求助接濟)。乘機抬高物價,謂之“撂水”。過水濕濕腳,這“水”當然是“銀水”。
水,固然是上善,不過也有例外,那就是“禍水”。有謂“洪水猛獸”,其險惡可知,所以説:水能載舟,也能覆舟。
孟子答他的學生説:“原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爾。苟為無本,七、八月之間雨集,溝澮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這是説:有源頭的水滚滚而出,日夜不停,注滿窪地而繼續奔流,流向大海。有本源的事物都像這樣,這是水的好處。如果沒有本源,到七、八月間,雨水匯集,大溝小渠都滿了,而它們的枯涸也快。孟子以此譬喻人,認為虛名超越實際,是君子所以認為可恥。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