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內港發現古炮 特徵及出土位置分析
四月十六日下午四時許,澳門內港爹美刁施拿地大馬路廿三號碼頭“祐德碼頭”對開、近栢港停車場出口位置,因進行下水道整治工程挖地,發現一尊古炮①。到底此處為何會發現大炮?它屬何時?來自何處?與鄰近區域的古炮台有否關連?本文根據目前媒體上可得的資料,對古炮的特徵、出土狀態、堆積狀況及發現位置等進行分析,並且透過比對一些澳門古地圖上載有的資訊,嘗試為上述問題提供研究線索。
古炮特徵分析
根據新聞圖文資料,是次發現的古炮殘長一百八十五厘米,最大外徑四十八厘米②。古炮殘存部位,包括炮尾和身管。炮尾的部分有炮尾鈕、炮尾頸、炮尾環及後膛環;火門座和火門孔雖已生鏽,但仍見其輪廓;身管包括第一補強環、炮耳及前炮身的第二補強曲線,不帶提把(見圖一)③。炮頸至炮口斷失,故未能觀察其特徵,未知是否仍潛藏在附近區域地下。由於多年來的後埋藏過程與作用,考古遺物未必集中分佈,因此,日後附近一帶區域若有工程進行,仍值得繼續留意觀察。
坊間議論古炮產地,有說是澳門開埠之初由本地博卡羅(Bocarro;有譯作“卜加勞”、“波奴”等)鑄炮廠製造④,有說是英國製。澳門可能早至開埠初期一五五七年已建鑄炮廠。一六二五年,澳門王家鑄炮廠經已成立,由果阿鑄炮世家的曼努爾 · 塔瓦雷斯 · 博卡羅(Manuel Tavares Bocarro)來澳接手掌管,至一六五六年博卡羅家族全家返回果阿,鑄炮廠遂告結業。一六三○年以前,該廠主要生產銅炮。精通銅炮技術的博卡羅向廣東工匠學習鐵炮技術後始鑄造鐵炮⑤。一六二一年,澳門鑄炮廠鑄造了五門大炮⑥,成書於一八三二年的《早期澳門史》有記述在大三巴炮台可看到一六二一年鑄造的大炮⑦。
澳門目前未保存有博卡羅鑄炮廠製造的大炮。Richard J. Garrett曾提及澳門的博卡羅大炮在十九世紀中葉被報廢⑧。一八七二年八月十八日,炮兵營中校阿爾梅達 · 巴坡沙(Almeida Barbosa)上呈報告中透露,因為大炮老化,他已下令處理掉四十八門各種口徑的大炮,其中不能服役的銅鑄炮被鋸掉⑨。這批被處理掉的銅炮,可能包括最後一批的博卡羅大炮。
英國倫敦塔的白塔地下室內藏有一門於一六二七年澳門鑄造的博卡羅銅炮,上鑄有葡萄牙徽號,其下方有十字號,外圍有“中國的天主聖名之城”銘文,炮身位置上方有一雙提把,未見炮尾環⑩。葡國里斯本軍事博物館收藏的一門於一六四○年鑄造的博卡羅銅炮,上鑄有澳門市徽及博卡羅名字,炮耳上方有一雙提把,不帶炮尾環。一六四七年在南非伊麗沙白港附近沉沒的葡萄牙主力艦薩克拉曼多號(Sacramento),於一九七七年被打撈出數十門博卡羅銅炮,上有澳門市徽及博卡羅名字,炮身上有雙提把,無炮尾環(見圖二)。由以上外地所藏博卡羅大炮的形制與特徵來看,其身管與提把的裝飾相對繁縟,身管上各補強環清晰突出,炮尾鈕較長,無炮尾環,與是次內港發現的古炮特徵並不相同。
盧泰康曾對台南兩門清代古炮考證與分析,其中一門名為“英製布隆美菲爾德(Blomefield)九磅前膛炮”。該炮器身銘文清晰,有浮雕陽文的“皇冠”符號與“B.P”銘文,可確認為一八六一年英國“Bailey, Pegg 及其公司”(B.P.&Co)所鑄造。該公司於一八一二年在倫敦Gunwharf 的Wapping創立。十九世紀中期以後,此類英製火炮被引入台灣。
澳門現時保存有多門鑄有“皇冠B.P”銘文符號的英製同型大砲。其中大砲台上展示的三門大炮,身管上有浮雕“皇冠B.P”陽文,火門座上方有“B.P.&Co”陰文;左炮耳均有鑄造年份,兩門為一八六五,一門為一八六七;右炮耳均刻有“24 Por”陰文。澳門東望洋炮台上現存一門同型古炮,上有浮雕“皇冠B.P”款,火門座上方亦有“B.P.&Co”陰文,左炮耳上標一八六七年鑄造,右炮耳上有“24 Por”。上述大三巴和東望洋炮台共四門大炮,均為裝填廿四磅炮彈。澳門聖地牙哥古堡(酒店)上也保存有一門同型古炮,上有鑄造年份一八六三年,裝填十八磅炮彈。以上澳門現存同型古炮的年代同為一八六○年代,尺寸上均比台南一門古炮大,裝填炮彈磅數也較重。
是次內港發現古炮的殘存部位,包括炮尾鈕、炮尾頸、炮尾環、後膛環、第一補強環、炮耳及第二補強曲線,與上文列舉的台南、澳門大炮台、東望洋炮台及聖地牙哥古堡的現存者在形制與特徵上較為相近,應屬於同類型的“英製布隆美菲爾德樣式前膛炮”(見圖三)。
英國少將湯瑪斯 · 布隆美菲爾德(Thomas Blomefield;一七四四-一八二二)於一七八○年起推動火炮設計的革新,調整火炮的結構,重新分配火炮的金屬配重。布隆美菲爾德樣式前膛炮比以前有多項改良,其中包括提高了後膛(breech)的厚度與重量,並且於炮尾增設了圓環,可穿索繩固炮。至十九世紀中期以後,此類火砲在砲身結構細節上持續被改良,包括炮身外部呈現出簡潔單純的面貌,原接近炮耳的“第二補強環”也簡化成為炮管變窄細後的收束“曲線”,成為第二補強曲線。後膛厚重、有炮尾環及第二補強曲線的特徵,可清晰見於是次內港發現的古炮之上,唯因目前已公佈資料尚少,較難作更細緻的分析,加上炮口截斷,一些屬於後期改良的特徵無法觀察,因此這裡暫將其定在十九世紀中期此一年代範圍。
以上嘗試對內港發現古炮殘件的特徵及其年代範圍作初步分析,對有關文物的研究工作只算剛起步。建議相關部門專業人員或後續研究者考證此古炮時,在形制上作更細緻的類型學分析,仔細測量古炮各維度尺寸,檢視古炮結構細部特徵,查找炮身上是否存有徽號與銘文,尤其是炮耳上是否鑄上製造年份和炮彈磅數等資訊。唯古炮鏽跡斑斑,可能不易辨識。在有需要及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考慮為古炮作XRF螢光光譜儀(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er)分析,檢測金屬成份,透過比較分析,幫助判別其年代、類型及考證相關問題。
(上)
陳炳輝 趙月紅 (澳門考古學會)
註:
① 〈內港古炮重見天日〉,《澳門日報》,二○二○年四月十七日,第A01版。
② 〈內港下水道工程掘出舊大炮〉,《論盡媒體》,二○二○年四月十六日。
③ 照片由陳顯耀攝影和提供。
④ 〈內港掘出疑似文物大炮,歷史學者料屬本地製,已埋沒八十年〉,《力報》,二○二○年四月十九日。
⑤ 以上引自湯開建:《被遺忘的“工業起飛”——澳門工業發展史稿:一五五七-一九四一》(第一節 鑄炮業),澳門特別行政區文化局出版,二○一四年,第26-29頁。
⑥ 原出處為迪奧戈 · 卡爾代拉 · 雷戈(Rego, Diego Caldeira):《澳門的建立與強大記事》,一九九七年,載羅里路編:《十六和十七世紀伊比利亞文學視野里的中國景觀》,第200頁;這裡轉引自上註第26頁。
⑦ 龍思泰:《早期澳門史》,北京:東方出版社,一九九七年,第4章,第37頁。
⑧ Richard J. Garrett. The Defences of Macau,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0, p. 147.
⑨ 施白蒂:《澳門編年史:十九世紀》,一九九八年,第191-192頁。
⑩ 見〈葡人在中國鑄成當時最強大的火炮,今天卻靜靜躺在倫敦的一角〉,《每日頭條》,二○一八年九月二十七日,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rb3l33v.html;相關徽號與銘文內容,可參看勞加裕、陳澤成:《澳門總督官邸》,遺產學會出版,二○一八年,第16頁。
見上註《澳門總督官邸》,第25頁。
相關資料見Sacramento Cannon, Cape Recife. South African History Online ,網頁連結:https://www.sahistory.org.za/place/sacramento-cannon-cape-recife;照片由Richard Schadle 於二〇一二年拍攝,來源:https://www.flickr.com/photos/rschadle/8058014573/in/photostream/。
以上引自盧泰康:〈文化資產中的火炮文物研究:以兩件台南市藏清代古砲為例〉,“微物史觀”與地方社會——第三屆歷史與文物學術研討會論文,二○一六年,第75-129頁;又見《微物史觀與地方社會》,二○一七年,第165-219頁。
同註⑧,第149-150頁。
引用出處同註,第95、98及99頁。
B. Lavery, “Carronades and Blomefield Guns: Development in Naval Ordnance, 1778-1805,”British Naval Armaments, London: The Trustees of the Royal Armouries, 1989, pp. 24-25. 這裡轉引自上註,第81頁。
作為一種無損的檢測手段,可擕式X射線螢光光譜儀(XRF)非常適用於博物館文物研究;應用此技術作分析的研究例子,可參看上註及Wenpeng Xua, Lisa C. Nizioleka,b, Gary M. Feinmana,b. Sourcing qingbai porcelains from the Java Sea Shipwreck: Compositional analysis using portable XRF.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2019, 103:5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