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蛋”劇場人
從二月到五月期間,因防疫而受影響的演出,大概出現以下狀態,一是由政府主辦,劇團製作的,二是沒申請政府資助的,三是已受政府資助的。第一類前文已提過包括政府外判的學校、社區巡演,其實還有澳門藝術節和澳門基金會市民專場演出,後兩者至少涉及二、三十個本地演藝團體,文化局早前會見了藝術節參演團體,並提出延期方案,而市民專場,執筆時則只見團體主動宣佈延期而未見任何官方決定。第二類較少被看見,但並非不存在,它跟第三類看起來是比較類似的,前者若已開展,就只好賠掉已支出的費用,可是後者卻多了一個問題:如何向資助方“交代”?
文化局長穆欣欣在立法會回應議員質詢時,指出受資助演出,可以改為線上錄製播放或直播,不過她補充這種做法“以前一定會被劇場專業人士否定”,因為劇場生態是“現場性”的,需要坐進劇場中才能感受到演出的生命力。我想換着其他政府官員,很難說出這種行內話。穆欣欣正正點出劇場藝術自古以來的特性,無論經歷幾多美學思潮、文化消費模式的更迭,“現場性”可說是劇場無法迴避的命格。
的確,在文化局提出上述抒緩措施前,劇場界內部早就因為疫情的不可預期而討論線上演出或錄播的可行性,如果可以公開記錄的話,將是澳門戲劇史上一次精彩的劇場美學論爭。其實,對劇團來說,最簡單的做法就是直接取消演出,向資助方以實報實銷方式報銷已支出的製作及籌備費用,將疫情帶來的經濟捐失減至最低。可是做劇場這一行的,大概以“笨蛋”、“固執”者居多,即使為着經濟問題皺眉,卻又不肯輕易取消演出,總是想盡辦法讓創作跟觀眾見面。然而,劇場演出改為錄播或直播,並不是一個臉書功能鍵那麼簡便的事,它必須面對藝術語言轉換而產生的美學與成本問題。(疫情,劇情 · 五)
踱 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