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想做就去做 不要等
宅居期間收拾雜物,老公找到一張封塵的剪報,不無唏噓地道:“這張報紙我一直保留多年,就看你什麼時候心動,一起去參加台灣單車環島團。可是你一直都在忙着……如今成了永不實現的空想。”
那是一張二○一一年的剪報。由一一年至今的九年間,我們每年都有旅行,就是沒有把單車環島行當作一回事。於我來說,單車團雖有小巴護航,誰要是力氣不繼,可以上車。但我估算自己並無這個體力與意志力。如果每天能踩幾小時,坐車幾小時,也勉強過得自己的合格線,假如一個騎行團變成我的巴士團,見證我的失敗,也太掃興了吧?再說,要參加這樣的團,事前必須鍛煉,恢復年輕時的控車技術,這都需要時間……於是就回到老公所言的,不知道已經退休的我,由早到晚瞎忙些什麼。
年輕時單車是我的出行工具,深宵下班在車輛稀疏的馬路上自由馳騁,不知多痛快。那時候不論男女騎的都是男裝車,上落車都是跨過座位與滑行,動作不知多瀟灑。
若干年後,瀟灑竟變成了笨拙與窩囊。
那一年,在老撾皇城琅勃拉邦,我們租單車一天遊。那是我許多年沒摸過單車之後的第一次。曾經是運動員的老公平衡感依然好,雖然也多年沒騎車,仍揮灑自如,而我則摔了幾趟還不止,騎到一處十字路口,有貨車尾隨,一時膽怯車子便失控,撞向路中心的花圃,整個人彈起拋入花槽。老公停車在旁,大驚失色,後來見我無恙,便笑彎了腰。
那是老撾行的最難忘經歷。
九年前我們還是“後中年”,身體狀況仍佳。假如當時他認真提出,“強烈要求”,鼓勵我積極練車,我想我多半會認真考慮,畢竟環島騎行也是我的夢想,所缺乏的,只是信心。
如今輪到他有間歇暈眩毛病,出行信心指數甚低。
也許我們與長途騎行無緣。然而,我們得出的結論是:有些事,想做就去做,不要等。
(宅居散記 · 六)
沈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