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人疫境求存
疫情來襲,人們一下子倒退到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的最底層。每天禁足在家只能緊盯疫情報道,為食材、日常用品奔忙的日子仍歷歷在目。社交、藝文活動被迫中止。我們如跑輪上的倉鼠,急煞後感到一陣暈眩與焦慮。今期邀請到卓劇場的藝術總監葉嘉文以及足跡理事長盧頌寧,一起來談談劇場人如何應對這突如其來的“疫”境?
卓劇場跌盪兩個月
卓劇場是本澳以劇場“創作、實踐、交流”為宗旨的非牟利全職專業劇團。進行劇場巡演外亦致力於培訓工作,會邀請外國知名導師來澳開辦短期工作坊。卓劇場原定三月與香港“眾聲喧嘩”聯手打造當代著名英國劇作家Simon Stephens新作《遠方之歌》。二月初,正當一切準備就緒,卻因突如其來的疫情,開排前一周才倉促決定取消。
回想當時,疫情剛開始時年度資助的結果尚未公佈,“文化藝術管理人才培養計劃”又與社團的活動量掛鈎,工作人員的工時需符合全職要求,雖然卓劇場獲得年度資助,但在疫情下,活動量、工時亦未必能達標。後來當局訪談及發出指引:“文化活動/項目資助計劃”的資助項目,經審核後所產生的費用得以報銷,才算鬆了一口氣,但場次的計算標準、只限作一次的更改活動計劃申請的規定未免不夠彈性,而報銷已支出費用的行政手續亦仍在進行中,嘉文笑言:“一切如履薄冰。”
校園裡的足跡驟停
足跡是主要以劇場創作、藝術教育及海外交流為主的表演藝術團體,過往以兒童偶劇把戲劇藝術帶入校園,曾策劃與文學界結合的“足跡小劇場演書節”系列以及環境劇場等。去年,足跡參與了澳門藝術節、台南藝術節兩項大型活動。今年正打算以半休息狀態整休,並希望做實驗性、劇場美學方面的創作探究。此外,更想多花時間做內部的研究,將以前的錄影帶影像記錄數碼化再上傳網絡;整理篩選有價值的紙本文檔,並掃描存檔,要將多年的資料網絡化處理,工作量可想而知。
疫情下演出停擺,足跡亦未能幸免於難。每年五至七月在學校小幼的演出,今年因“停校不停課”全部暫停。早在二月疫情爆發前,足跡已就未來復課後的應對策略進行內部討論,討論的結果是轉以錄製形式進行,以避免與小朋友近距離接觸。小寧坦言,此乃“權宜之計”。劇場教育本來就是“互動”比較多,而改以錄像方式,則需側重於“表演”,在藝術上要重新思考。而技術上的要求也不同,連道具的大小、精緻度的要求也不同。足跡面對的困惑不僅重複審批行政程序上的繁複,縱使他日復課復演,欠缺“一米距離”安全指引仍是他們的疑慮,據知港台、外國已有相關指引出台。
理想與現實的兩難
“獲批准資助的本地展演項目,可彈性調整呈現方式,包括改為線上直播或錄製演出等。”當局的指引無疑是助劇團解決當前難關的救命稻草,現實與理想卻總會有落差。
世界各地劇場同樣受疫情衝擊停擺,紛紛轉以網上形式活動。例如莫斯科大劇院《天鵝湖》、《歌劇魅影》二十五周年紀念版,香港話劇團五大戲寶,讀劇會等亦限時線上放映。關於直面觀衆的表演形式轉向網絡化,是否疫境下的一條出路呢?嘉文坦言卓劇場會把演出堅持到最後,七月的項目仍如火如荼籌備中,能否演出卻是未知之數。唯一能做的,就是作好兩手準備。嘉文無奈苦笑:“可能到最後還是得錄影。劇場最重要的是觀演體驗,互不相識的大家準備好心情,聚首一堂,過程中沒有一個框框限制你要看甚麼。觀眾在現場可以隨心所欲去看去聽去天馬行空。若失去這部分珍貴的觀演體驗,那還是劇場嗎?”
這也讓小寧重新思考劇場的“現場感”該以何種方式存在。外國的藝術團體也有做得很精彩的,令觀眾看完錄像會想親身去現場觀賞,當中的魅力正是劇場美學,“這個停頓點,正是時候讓每個團體去思考自身獨特之處。”
推動產業增加觀眾
“藝團與劇場工作者不同,藝團要考量的還有合作的工作人員生計問題。”小寧以校園演出為例:“我至少要Hold他們的期三個月。劇場活動停止,藝團進退維谷,而首當其衝,受影響最大的是‘自由職業者’台前幕後工作人員。”嘉文指出:“劇場人的‘脆弱’源於資源單一。”澳門劇場即使已經往全面職業化轉向,但由於單靠政府資助或委約節目,在“非牟利”的標籤下,觀演人數、票房收入一直未如理想,不足以支撐這一行業的運作。歸根結底,問題又繞回到各方對表演、做劇場的目的有落差。
作為藝術團體,當然希望市民大眾各個階層都有機會接觸文化藝術;而觀眾有純粹追求娛樂性的,也有追求文化藝術修養的;然而嘉文說:“文化藝術在社會擔當的角色是甚麼?對社會的責任、看法又是甚麼?該如何參與到社會當中?這些都不單是文化藝術工作者,是社會大眾,各方都應該要思考的問題。”如何做到“創設更多實踐機會,活躍市場,推動產業發展”,不能流於空泛的概念。
回到現實層面,到底應如何增加觀眾?小寧認為藝術教育在於普及,不只是培養藝術工作者,更重要是培養觀眾。撇除功利化,單純地被藝術陪伴,形成一種文化藝術氛圍。同樣在疫症蔓延時,在倫敦國王大學學院醫院中一邊演奏一邊接受開顱手術的小提琴手……意大利國家交響樂團首席小提琴手在露台演奏,在環形的社區格局下宛如一場撫慰人心的音樂會。鋼琴、手風琴、搖鈴鼓……人聲合奏紛紛出現在意大利人的陽台。
藝術可以陪伴着人的一生。
“疫”會浮於創作上
劇場的生命力頑強。嘉文表示將有一個論壇形式的創作在下半年推出,原本的議題內容是校園欺凌。疫情後會反思個體和社會的關係。眼下頻頻出現光怪陸離的社會現象,令人瞠目結舌。某日市民張小姐致電電台節目,投訴當局停課不停學令她的兩個小孩天天在家打架“困獸鬥”。“張小姐事件、停課不停學、‘咩先係社會應該要做?’都是值得討論的議題。”張小姐事令人懷疑,到底是現在的社會怪,還是我們一直沒察覺它本來就怪?小寧則認為,創作源於生活,就讓它自然地浮在作品上。
都說一場疫症來襲,人類才終於停下腳步,反思、自省,思考存在是甚麼。劇場的存在,對劇場人來說又是甚麼?嘉文形容劇場對他來說,是一面鏡子,不只直面自己,還能觀照身邊的人事物。足跡運作十九個年頭,小寧笑言,她與劇場,早已是互相需要,不可或缺的存在。
對自身的叩問,正是每一個堅持走腳下路途的人,停下來休整時,回頭看來時路,邁步前行前的深呼吸。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無疑是改變人類命運的一場災劫。醫學、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人類束手無策,疫症之下,無人能置身事外。隨之而來的經濟危機,每一個界別都該思考,如何正視問題,集思廣益,疫境自強。
那些好不容易約定好一起看的節目門票還擱在抽屜裡……期待疫境過後,劇場見。
文、圖: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