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社交距離
若不是遇上新冠肺炎疫情,想必不會在短時間內聽到這麼多次“保持社交距離”的勸誡。為降低病毒傳播速度,世界各地推出一系列防疫對策,除了封城鎖國外,紛紛呼籲民眾安坐家中,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的地方,並建議人與人之間,在室內保持至少一點五公尺距離,處於密閉場所必須戴口罩,時刻落實個人衛生。
以前是學習如何與別人拉近距離,進行合宜的社交互動來增進人際關係,如今則是被教導要成為“邊緣人”。在防疫期間,社區中無處不在的宣導指引和標示,例如張貼在電梯內四個角落的腳印圖案、休息室內的座位間隔,以及用餐區一人一桌的安排等,都是提醒我們需要跟身邊的人拉開足夠的物理距離,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當社交距離被硬性規定,人們的心理距離似乎也在不知不覺中愈來愈遠。對於未來不確定性的焦慮感和社會疏離的憂鬱情緒,以及可能需要面對無薪假和失業等現實問題,這些都是隱藏在疫情下不容小覷的壓力。前段時間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一篇報道,內容是大批家屬在酒店門外排隊等候,為正在接受隔離的海歸學生送物資,然而有些民眾覺得此行為不可取,甚至出言攻擊。不少人認為檢疫者不用上班上學,還可以住在星級酒店過着“飯來張口,茶來伸手”的舒適生活。事實上,十四天不能與任何人接觸,處於被隔絕孤立的環境下,對身心也是一大煎熬。在面對隔離的特殊情況時,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的確未必能夠及時準備,需要家人或朋友幫忙傳遞也是合情合理,無須過份解讀或標籤特定群體。
雖然新冠疫情仍未消停,在保持警戒的同時,不要忘記與親朋好友保持聯繫,也對罹病者,或正在確實執行自主健康管理和檢疫的人士,多一份體諒和支持。
櫻 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