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九劇場群像
Lawrence Lou
二○二○年伊始,疫情之下,劇場演出基本停頓。沒有戲看的日子,就來回顧一下二○一九年曾經看過的本地作品吧。貌似一向被認為質素參差的本地劇場界,連友伴聽見也說寫外地作品的當下,實際依舊交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先從觀看人數較多的開始。澳門藝術節與香港藝術節合製的參與式劇場《金錢世界》、文化中心的委約製作《浮生記》及邀請本地小城實驗劇團,由譚智泉導演的《時先生與他的情人》及曉角話劇研進社及兄弟班藝術會合製,吳嘉偉編導的音樂劇《北緯22°咖啡店》相信是本地較符合主流代表性的劇場節目吧。《金錢世界》由比利時藝團Ontroerend Goed創作,經澳港兩地相繼邀演而合製之作。承接近年強調參與、體驗及直接的參與式劇場浪潮,讓負擔不起真實世界金融風暴的觀眾體驗一夜的《金錢世界》一開賣也是賣個滿堂紅,觀眾反應正面,表演出色的演員及縝密的劇本使金融浪潮席捲各國的濃縮版刺激之餘也有教育意義。另外,繼二○一六年讓人目瞪口呆的《再見此時》後,文化中心結合香港導演及本地演員帶來戲劇《浮生記》,將幾個年代的中國人於架空歷史浮沉的故事串起,明確的角色及直線到底的故事線都使它吸引了眾多年代不一的觀眾喜好或厭惡,劇評人的意見是已經過時的製作模式為甚麼仍會出現在二○一九年。《時先生與他的情人》則是文化中心邀演,小城實驗劇團“載譽歸來”之作。此作在加拿大上演後好評不斷,之後終於首度在澳上演,立即全部場次爆滿。作品表演水平經過幾百場歷煉確是本地罕見,然而劇本水平就仍舊見仁見智了,大概是文化差異及異色色調令它如此誘人吧。反倒是導演的另一齣台澳合創實驗作還比較有趣,不過作品大小有別,往後可能也難見了。《北緯22°咖啡店》則是以澳門為背景,數段愛情線為骨架的音樂劇,凸顯的既是滿場觀眾依舊對此類輕鬆的劇場作品頗為受落,同時也是小場地空間與密集大製作之間的取捨及調整。
接下來,進入相對少人留意的本地節目環節。澳門城市藝穗節及澳門藝術節一系列節目都令我們留意到更多創作人及澳門群像:津文及洪振宇聯合導演的舞蹈劇場《牡丹 · 吉祥》聚焦祐漢舊樓百態及舞者和演員的表演割裂;李銳俊及一眾車衣女工合創的紀錄劇場《離下班還早——車衣記》帶觀眾回想製衣業仍於澳門盛行的光景,另一作《此時此刻》則與莫倩婷及張楚誠合創,藉《1984》及《暴政》兩書映照極權盛行的當下;莫兆忠導演的參與式劇場《咖哩骨遊記2019 · 旅行裝》以城市為橫軸,時間為縱軸,橫批“超渡矮人國”的黑夜遊蹤,帶出時間吞噬的不僅是歲月,更是遊人及我城的青春,一去不返;劉楚華、劉嘉虹及林俊熠合創舞蹈劇場《幻特樂園》,將“澳門”及“主題樂園”並置及探索,結果未如理想,但至少為青年創作人關注社會的作品走出一步。另外,本地藝團的作品縱未受節慶關注,作品力度並沒有減低:足跡邀請台灣高俊耀導演的《安娜與蘇珊》用雙女主角交錯的劇本及角色,狹小的房間既是外頭荒誕的澳門的避風港,也是她們一步步走向裂變的培養皿。望見外頭墜落的無力,困在身體內的怒氣,大概也是一些本地人的狀態對照;石頭公社一系列創作,由莫倩婷導演或協作的《勞動的人》及《未境作業》,和林詠欣導演的《照顧者 · 階段性呈現》更是將鏡頭直接拉到勞工、身心障礙人士及需要特殊照顧或被照顧的群體身上,呈現他們的生存狀態、活力或是壓力,令觀眾看到這個看似單一的社會也有各類人努力生存或活着。
最後,在各種平台發表新作或獨立演出的一眾本地創作人的作品更值得留意,且讓我在本文將他們一一帶上:Albert Garcia的舞作《澳門製造》及劉沛麟的作品《戴花的少年》在本地舞蹈作品中別樹一格;高凱琳的獨演作品《特別號碼係...》除自演家庭故事外,也展現身體及跨界演出的無限潛能;張月盈起用少年演員的《Remember Me》記成長之美好,未如理想卻也有只此一家的創作態度;尚有一系列舞蹈及劇場表演平台系列作,因字數限制,未能盡錄,留待將來再提。
縱使劇場在疫情中掙扎求存,好作品留下的光芒是難以被遮掩的。呼吸時光有限,無論疫情如何,我相信劇場依舊會在,為那些希望獲得娛樂或心靈撫慰的人提供最好的避風港。劇場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