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0年04月21日
第C08版:視覺
澳門虛擬圖書館

清明節,不止是拜山

《清明節》特種郵票

清明節,不止是拜山

清明節又稱寒食節、祭祖節、掃墓節、踏青節、三月節、植樹節等,是中華民族古老節日之一,已有超過二千五百年的歷史,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現還被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從其眾多的別稱裏,我們也能知曉,除了祭祖掃墓這種廣東人俗稱的拜山外,還可進行春遊以及植樹造林等應節活動。二○一○年四月五日中國郵政發行的《清明節》特種郵票,就通過三幅生動形象的工筆劃圖案,來表現清明節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圖一的主題是祭祖,圖二的主題是踏青,圖三的主題是插柳。三幅圖案的共同點是藍天白雲之下,風和日麗、草長鶯飛,生機盎然。身處野外的人們,無論肅立墳前虔誠的焚香、燒紙錢還是興致勃勃的放風箏,或者全心全意的栽樹種柳,都服飾鮮明,大有一種和自然界融為一體之感。

清明節的種種民風民俗,都可追根溯源到春秋戰國。

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不惜把太子申生逼到自殺的地步。申生之弟重耳為避禍而出逃。在前途未卜的流亡路上,重耳因饑寒交迫昏迷時,隨臣介子推“割股奉君”。後世對此的理解有異,有人說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烤熟後給重耳吃,也有說介子推把大腿肉熬成湯給重耳喝。反正就是極其殘忍的把自己身上的肉割下來獻之於君,這是沒錯的。十九年後,重耳返國執政,成為史上有名的晉文公。但晉文公在論功行賞時,卻獨獨忘記了介子推。在旁人提醒後,晉文公召介子推進宮,意欲補償;介子推卻“不言祿”,還攜老母躲入綿山,隱居起來。晉文公在搜山未果後,放火燒林,想逼介子推出來。哪知介子推和老母寧願抱著樹被燒死,也不出來見晉文公。

晉文公在介子推所抱住的柳樹樹洞裏發現一片破衣襟,上邊有首蘸血寫就的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悔恨異常的晉文公把介子推及其老母就地安葬,還將綿山改名為介山,並在山上立廟祭祀,令晉國百姓今後在這天都得禁煙火,就是做飯都不行,全部只吃涼食。這便是寒食節的由來。

第二年晉文公上介山祭祀時,發現曾被燒焦的柳樹竟長出了新芽發出了新枝。他折柳枝編織成圓圈戴在頭上,並把這棵柳樹命名為清明柳。之後還把上山祭祀介子推的那天當成晉國的節日,名字就叫清明。

以前寒食節一般比清明節早一天或三天,到晚唐時,禁火食冷的習俗開始淡化,清明時就不再禁火了,並且把這兩節合二為一。

在中國民間,柳有辟邪之功用。《山海經》裏講到最早的門神神荼和鬱壘捉住危害人間的鬼後,就是用柳枝捆綁,再拿去餵虎。柳樹易活,只需折枝插在河岸邊路邊,便能成活。

介山在現今山西介休,介子推也被後輩尊稱為介子。

盧山園

2020-04-21 盧山園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40565.html 1 清明節,不止是拜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