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小事
同事禮貌地問道:“假期過得怎麼樣?”知情的組長笑着替我回答:“原本的家庭旅行泡湯了。”是的,除了間中張羅午餐外賣、跑趟超市補補日用品,其餘時間,我都在家裡上網、煲劇和打機。
“居家令”已經下達一段日子,家裡附近的食店變得買少見少了。一家越南麵食暫停營業,一家父母很喜愛的中餐廳轉做外賣後不久,亦悄悄關上門。超市限制人流,內進自然要排隊,想不到結帳的隊伍亦不短。現在出門一趟,非同往日。雖然不像同事相當嚴謹地進行一個半小時的自訂“入門除毒程序”,但基本的消毒、洗手、更衣少不了。要出門上班的,就沒辦法避免這些程序了。
說着說着,反應遲緩的腦袋終於有了靈光一閃:宅家最具“建設性”的事,就是替家人理髮。
理髮,是我來美國後練就的一種技能,只到免花錢、不能賺錢的技術程度。從一開始,孩子們就是“練刀”的對象。孩子小的時候坐不定,怕理髮師嫌麻煩,反正小孩子頭髮剪壞了亦不怎麼計較,就樂得省錢不去理髮店。現在理髮店都暫停營業,崇尚專業技術的妹妹最終忍受不了生機蓬勃的亂髮,不得不接受自家理髮。當然,保持基本髮型,削薄與修修髮尾,難度有限。“熟客仔”小姨甥及姨甥女,只需按平時要求把頭髮剪短便可,駕輕就熟。然後是,高中後開始光顧理髮店的姨甥。年輕人對外表不可能沒要求,我事先安慰:剪得不理想沒關係,反正不用上學見人嘛。首次光顧的父親,他的要求與別不同。按父親指示用電剪去“鏟”,再用剪刀稍微修整一下。前後不過五分鐘,名副其實的“快剪”。
“大事”回顧完畢。既無嘗試新食譜展示美食照,亦無訂定運動計劃貫徹實行,一句話:懶散非常。同事們都笑了。
阿 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