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院開源增收 生意僅跌一成
本澳中小企受突如其來的疫情衝擊,陷入不同程度的困局。有的“以不變應萬變”,期望疫情盡快過去,捱打味濃;有的選擇主動應對,相信有危就有機。如有美容院在受疫情影響、客人未完全恢復信心相對清閒的期間,除加強網上宣傳及推出優惠引客,更銷售精油及減肥產品,開源增收,三月份生意僅較疫前跌一成。
積極變陣副業增收
早前在疫情高峰期,政府要求娛樂場所暫時停業,居民也多數留在家中抗疫,市面一片冷清。得撒專業化妝美容有限公司負責人傅秋霞(Tina)表示,在抗疫“閉關”的空餘時間,集中火力在網上宣傳,反應比預期理想,故疫情未對生意造成太大影響。
除了美容院的主業,她的副業同樣精彩。在疫情期間代理精油及減肥產品,讓顧客在家也能變美,反應理想,笑言成為微商,純屬無心插柳。但開源增收,無疑是對抗疫情的最大收獲。
她說,疫情全球肆虐,對各行業造成不同程度影響。店舖現有四間門市,每間店有四至五名員工,連同租金、人資開支等,每店月均開支約十萬至十三萬元。二月受疫情影響,店舖無法營業,三月復市後,顧客信心仍受影響。但該店經營多年,已累積一定客源,來自熟客的信任,上月收入僅跌一成,比預期理想。
佛系經營獲客信任
談到熟客的信任,從不少顧客的暖心舉措就可反映。她說,由於澳門物價較內地高,有部分留澳員工未必捨得消費,有顧客特意帶同湯水及食物與員工分享,相處模式如同家人般,實屬難得。尤其本澳美容行業競爭相對較大,不少店舖為提升營業額,會對顧客推銷不同服務,令不少人對行業產生“騷擾”的刻板印象。
相較之下,該店營運模式相對“佛系”。雖然每間公司都會想增加收入,但該店堅持只會對顧客推銷合適的項目,相信顧客體驗良好,才會回頭加單。業績升幅可能會“跑得慢”,但顧客的信任,才是經營核心。
本報記者 吳文嘉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