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0年04月12日
第C05版:閱讀時間
澳門虛擬圖書館

以過去創造未來

《大危雞》 作 者:瑪琳 · 麥肯納 譯 者:王惟芬 出 版 社:大石文化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

以過去創造未來

據說肉雞產業誕生於美國的特拉華州,大約一百年前,當地一名蛋商郵購了五十隻專門產蛋的蛋雞,卻意外收到孵化場誤寄來五百隻雞。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蛋商只好設法將這些蛋雞養到老,直至牠們不再產蛋後再轉賣出去,結果居然獲得更高的利潤。後來蛋商又多訂一倍數目的雞,用同樣的方式經營下來,而每賣掉一批雞,他的生意的規模便又擴大一些。隨後,蛋商的鄰居們也開始加入養雞行列,十年之後,當地竟成為了主宰美國東岸的養雞重鎮。

時至今日,工業化、集約式畜養的肉雞,儼然已是人類廉價蛋白質的重要來源,但與此同時,相關產業的發展,也構成環境和人類健康的風險。本書講述的故事,就是二戰以後,歐美地區特別是美國,濫用抗生素的肉雞產業如何為公共衛生安全帶來嚴重威脅。

眾所周知,工業化飼養向來以減低養殖時間,提高可銷售數字為經營原則。早期人們使用抗生素,是為了避免雞群在高密度,衛生情況惡劣的養殖環境下,出現細菌感染,甚至死亡而導致可能的虧損,但後來則更將之視為促進生長的手段,藉此降低肉雞長成所需要的天數。可是大規模使用抗生素的同時,被壓制的細菌也開始演化出抗藥性,情況最早出現在養雞場工人的病歷記錄上,後來則在消費者食物中毒的病例中。抗藥性細菌的最大危害,是使一些以往可被治癒的感染,忽然變成重症,甚至無藥可解!而且,疫情更隨着人們的密切接觸與社交活動而傳播開來,造成更大範圍的污染。

事實上,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已有實驗指出抗藥性細菌的存在,與工業化飼養有明確關係,到了七十年代,歐洲、日本也陸續制定飼料添加物的管制辦法。但在美國,由於挾持資本優勢的抗生素製造商,長年在立法部門、行政機關強力遊說,反而讓相關管制長期滯後。根據作者的調查,美國每年施用在肉用動物身上的抗生素超過一千五百四十萬公斤,是人類用量的四倍。近年來,隨着技術進步及觀念上的改變,特別是業界的自律,情況雖然有所改善,但作者於此,仍不禁對公部門提出嚴厲的反問:假如我們在醫學上對直接施用在人體的抗生素有嚴格管制,那為何對倍數於此的間接吸收,卻視若無睹?

其實,本書最值得欣賞和仔細玩味的地方,倒也不是作者如何結合大量文獻與實地考察,指摘誤入歧途的產業,以及資本主義制度下漠視群眾利益可能構成的災難。而是在資訊流通透明,數據不造假的寫作背景下,人才有機會把握住對真實的想像,創作者才能據以編寫出深刻有力的新聞故事,揭示問題所在,以過去創造未來。

試讀者

2020-04-12 試讀者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8805.html 1 以過去創造未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