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關注心理健康
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令神州大地進入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疫”,現在疫情更在世界各國爆發。
澳門也未能倖免,今年一月二十三日出現首例確診患者後,正式拉響抗疫警報。政府呼籲全澳巿民“勤洗手、少出門、常通風、戴口罩、少聚集……”隨着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的增加,政府應對疫情的防控策略不斷升級,使繁囂的小城彷彿一下子停頓了,日子也好像慢了下來。世界各地確診病例、死亡人數隨着疫情蔓延而不斷攀升,每天鋪天蓋地關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新聞,牽動着每個人的心。巿民雖然在家,但被疫情煎熬着,憋悶、焦慮、恐慌、抑鬱的負面情緒逐漸積累,把很多人壓得喘不過氣來。
疫情下,很多人特別關注自己身體的各種變化,感到胸悶、氣短、心慌,時常歎氣,將自己的不舒服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聯繫起來,並努力回想自已偶爾外出時接觸了什麼人?觸摸過什麼東西?以及懷疑自己是否生病?同時產生了焦慮、多疑、不安的負面情緒。
有些人情緒變得極為敏感,動不動便憤怒、大發雷霆,甚至衝動做出不理智的行為。有些人出現睡眠不好,精神不振,情緒低落,整個人處於抑鬱悲傷中。有些人過份關注各種媒體的報道,出現恐懼害怕情緒。身在他鄉的外地勞工倍感孤獨寂寞。長期病患者因過度擔心到醫院就診增加感染機會,不敢回醫院複診,自行改變服藥劑量或次數,甚至停藥,對身體健康造成一定風險。
我們除了要繼續做好防護,還要關注個人的心理健康,筆者有以下建議:一、適度關注主流媒體、官方、正規途徑對疫情的報道,不傳謠、不輕信,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盲目樂觀或恐慌;二、學習防護相關知識,掌握健康科學知識,吸取更多正能量;三、避免過度疲勞,保證規律作息和飲食;四、保持積極樂觀心態、堅定信心;與家人保持聯繫,相互問候、安慰及支持;五、多聽音樂、看書、寫字;做肢體伸展活動(如瑜伽、太極、八段錦、肌肉或呼吸放鬆訓練等);六、不要向兒童發洩情緒,每天留出親子時間,與孩子遊戲互動,聆聽、回應、放鬆減壓,不過度使用電子產品;七、透過電話或視頻與家人、朋友或專業人員傾訴、分享,適度宣洩負面情緒或排遣不良情緒;必要時積極尋求心理學方面的幫助,如心理熱線諮詢、網路諮詢等;八、若家裡有確診患者、疑似患者,應及時尋求醫學專業幫助。九、如果要取藥,儘量預約門診就診,縮短就診時間;如果病情變化或加重,患者和家屬均要佩戴口罩出門,直接到急診就診,並且陪同家屬不要過多。
在這次戰“疫”中,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共克時艱,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消滅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指日可待。
鏡湖醫院心血管內科 鍾桃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