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浩劫》功架十足
令狐昭
科幻片《末代浩劫》改編自P · D · 占士於一九九二年所著的同名小說,拍攝難度不下於導演艾方素 · 柯朗後來榮獲七個奧斯卡獎項的《引力邊緣》,情感流露比他在第七十五屆威尼斯影展贏得的金獅獎作品《羅馬》自然。 故事發生在二○二七年,不知是輻射導致基因突變,還是神秘病毒湧現,人類失去生育能力已達十八年,導致世界大亂,衝突不斷,人心思變。正如片中擁有虔誠信仰的前護士米里亞姆所言:“遊樂場的歡笑聲漸漸消逝,沒有兒童聲音的世界很奇怪,我曾經處於終結點。”
艾方素 · 柯朗無意像《明日之後》導演羅倫 · 艾默烈治那樣運用先進數碼特技打造全球災難奇觀,他旨在讓觀眾置身於愁雲慘霧的英國——一個難民蜂擁而至的反烏托邦社會,街頭巷尾都瀰漫着戒嚴氣息,政府瘋狂搜捕非法移民,如同人間煉獄。當世上最年輕的男子被殺後,末日像真的來臨,人類文明似乎將於不久後消失。絕望之際,一名黑人女子離奇懷孕,她和腹中嬰兒成為人類世界存亡的關鍵。為了不讓嬰兒變成政府和反抗勢力的談判籌碼,心情矛盾的帝歐 · 法隆(佳夫 · 奧雲飾)肩負起神聖使命,不惜一切逃出封鎖線,護送孕婦前往人類計劃組織的接送點。
故事出人意表地沒有對人類不育原因實行初步探討,也沒有對人類計劃組織進行具體描寫,集體不幸作為既定事實,人類計劃組織只是試圖逆轉這個事實的非政府組織。影片上半部像公路片般穿梭末日前夕的英國各地,處處都有警察、軍隊盤查和捕捉非法入境者,伴隨的是戒嚴、傳教、示威、叛變;下半部軍方的處理手法變本加厲,完全不把難民視作人,極端種族主義情緒高漲,階級制度橫行,隨之而來的是起義、炮轟、殺戮、死亡,激戰場面逼真得像紀錄片。主角身陷槍林彈雨之中,鏡頭緊跟着帝歐 · 法隆穿街過巷,上樓入屋,險象環生。這組移動長鏡頭可謂功架十足,拿捏精準,一直為人津津樂道。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是男女主角手抱嬰兒從交戰大廈中緩緩步出,士兵立即停火,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眼神流露出前所未見的驚訝與希望;母性、出生、重生和救贖,瞬間化解人類的仇恨、貪婪、恐懼和罪孽,善惡對錯,一切都逃不過上帝之眼。開放式結局也是絕妙安排,“聖母”和“人類之子”在茫茫大海中漂浮,等待“挪亞方舟”出現,遊樂場裡的兒童歡欣玩樂聲音無端切入,恍如在虛幻的聽覺感官中觀照海市蜃樓,難道這位來自墨西哥的導演,要在此呼喚羅曼 · 波蘭斯基代表作《魔鬼怪嬰》的魔鬼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