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長急功近利
公孫丑問孟子惡乎長?這是問:有甚麼強項?孟子答道:“我能辨析別人的語言;還能培養自己的‘浩然之氣’。”
何謂“浩然之氣”?不但公孫丑想知,相信很多人都想知。但孟子説:“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所謂難言,因為它抽象。氣是無色、無臭、無味,而這種“氣”,必須有信義和道德相配合,否則,便會減弱。而信義和道德這兩種東西也是極其抽象。難言也,一點不假。其實“浩然之氣”改為“浩然正氣”,也許容易理解,因為“正”乃“邪”之反,等如“善”乃“惡”之反。文天祥有《正氣歌》,藥材也有“正氣”,可見正氣是好的、美善的。至於浩然,指其盛大如洪流,不可堵塞。
浩然之氣表過,而這“氣”是如何培養而來?孟子説,這是要慢慢培養的,所謂欲速則不達。他講一個“揠苗助長”的故事:有宋人者,嫌其禾苗生長太慢,遂往田間逐一拔高,他的兒子趕到田裏看,禾苗都枯萎了。
揠苗助長,究竟世上有沒有如許“戇居”的人?我想,這不過是孟子虛構的故事。他只是以這故事喻急功近利者,舉凡急功近利的人,每多用不正當的手段以遂其所願。或以利誘,或以威迫,或以詐騙,無所不用其極。《唐摭言 · 好及第惡登科》,文章中列舉的人物有取之無道者:“若邵、鄭二子,單進求名之志先其類,雖順坂之勢可惜,而揠苗之戒難忘。名旣靡揚,得之不求。崔公脅制,仁者所不為也。”文章説:像邵安石、鄭隱二人,隻身求取功名的志向早於同時的士人,雖然憑着他們的權勢中舉令人惋惜(不屑之意),但揠苗助長,適得其反的教訓也難以忘懷。他的名聲不但得不到傳揚,中舉後也不被任用。而像崔敖者,竟要挾主考官,是仁厚者所不屑為之。
揆諸今日,買學位而冒充博士者比比皆是,揠苗助長早已見怪不怪了。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