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0年04月01日
第C05版:蓮花廣場
澳門虛擬圖書館

政府引導中小企“變危為機”的思考

政府引導中小企“變危為機”的思考

“危機”二字在企業界的經營活動中經常被提及,但其“危”在澳門除了二○○三年“非典”(SARS)和二○一七年“天鴿”風災期間顯示出來之外,並沒有給企業經營管理者們帶來深刻的教訓,所謂“機”的理解更為微小。

今次不同,二月份博彩業毛收入僅為31.04

億澳門元,比去年同期減少87.8%,與此同時,所有相關企業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除了“危”顯示的十分清晰之外,對博企之外其他相關中小微企來說,其“危”之後的“機會”值得重視。從政府層面和一些具備一定創新發展和提升經營管理能力的中小微企來說,有如下方向值得共同發力,充分利用。

如果有人願意做個“全球各地幫助中小企業生存的最佳政府實證分析”課題研究,通過政府在平時和災害時期對中小企提供幫助的所有具體金錢措施和量化比較,這個最佳政府應該就是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

至於具體案例措施,相信每一個中小微企都耳熟能詳,無需贅言。下文,希望圍繞特區政府扶持在本次“危”中出現的“機會”,因勢利導,本着從過往過多的“授人以魚”扶持模式,往“授人以漁”的扶持模式開始轉變,談點問題與思路。

有中小微企不停要錢的問題

澳門是個依賴外來遊客消費型的微型經濟體,經濟命脈是博彩業,澳門人都知道,只要博彩業保持正常的毛收入,澳門正常的財政預算和民生福利就不會有問題。因此而言,很多人並不是十分在意中小微企的發展。

但政府觀點不同,認為除了希望澳門實現經濟適度多元化和保證市民的正常餐飲、購物等需求之外,還關係到市民就業。例如二○一三年博彩業實現博彩史上最高的3,600多億毛收入,但二○一三年十月至十二月統計數據顯示勞動人口達37.7萬人,勞動力參與率為73.2%;其中,總就業人數增至37.0萬人。筆者找到的一個博彩業從業人員數據無非8.33萬人,和二○一九年的博彩及博彩中介業就業人數8.49萬相差不大。

因此而言,政府認為中小微企的存在對全民就業和社會穩定發展十分重要。不但積極培育新的中小微企之外,每當中小微企遇見困難之時,總是不遺餘力的給予資金類扶持。

如今,當中小微企習慣了這種需求的時候,每當遇到困難總是想到政府的幫助,當政府幫助了其一之後,很快又提出其二……

今次疫情的現實是因遊客不能來到,從博彩業、旅遊業到所有相關有着聯動關係的中小微企都受到影響的情況下,有些人和企業似乎存有視政府為取款機的心態,從希望的貸款,到免息貸款,到無償資助,到政府給予繳納舖頭租金,甚至到政府給錢支付員工工資等包羅萬象,無所不有……

毫無疑問,這些要求具有至少一個層面的合理性,但這是否符合無論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制度下經濟發展中的企業生存規則,以及公帑善用原則呢?見仁見智,筆者為保持中立性不可以給出答案,但可以講述一個故事希望產生引伸思考的作用。

受助與自強的故事

曾經在《非洲記事》中讀到過一個故事:早前為了逃脫傳染病,很多難民逃到沙漠深處時發現了一個湖泊,停留後形成了兩個上萬人的部落。後來湖泊乾枯,只剩了一個深水泉,那裡面的水每天只能供兩個部落的人和牲畜飲用,其餘的是甚麼事情都做不了。

原先生產的糧食很快要吃完了,兩個部落首領一起去找到他們上面的大酋長要求救助,大酋長派錢要求每個部落打100口用作農田灌溉的深水井,他們拿到錢後,一個部落按照大酋長要求打了水井,一個部落買成糧食分給了子民。

第二年,打井的部落的糧食實現了自給自足,買糧的部落買來的糧食又吃完了,然後又去找大酋長要幫助。

年復一年之後,大酋長退休,兒子接班,新的大酋長對要錢的部落首領說,這是最後一次給你們錢,你們要學習臨近部落在農田打井實現糧食自足。

結果,這個部落的錢還是用來買了糧食。當糧食吃完,部落首領又去找大酋長要幫助的時候,大酋長說,“對不起,我不能再給你們錢了,但我給你的子民找到了可以生活的出路。你們臨近部落當初利用老酋長給的錢打了水井,現在糧食自足,還種植出了草原、有了畜牧業、農工機具作坊、駱駝旅遊隊、帳篷參館,他們部落的人手不夠,可以給你們部落的人打工就業的機會。”

從“吃魚”到“捕魚”

今次疫情影響到中小微企的生意,特區政府及時推出一系列扶持性的得力措施,對中小微企給予補貼利息信貸援助、減免稅收,減免政府物業租金,並呼籲其他業主跟進之外,現金分享提早至四月份開始,對全民發放3,000元電子消費卡,鼓勵市民到餐飲、零售等中小企,按計劃消費支持中小企業度難關。其次之外,還有一個用意很明顯,那就是希望中小企業主們邊“吃魚”度難關,邊強身健體,提升自身經營、生產、管理能力學會“捕魚”。

如此一來,對中小微企來講,若按照特區政府希望“吃魚”中學會“捕魚”,也就是中小微企老闆們應該根據各自發展定位和條件,去積極的思考企業是否需要升級轉型或者創新發展?例如可否開展線上經營?即使經營管理和經營模式,經營產品等甚麼都不要改變,但至少是否應該在提升服務態度、服務品質和經營管理等方面作出改變?不可與這個旅遊城市應有的服務素質相差太大?

至於從“吃魚”到“捕魚”的過程中如何轉變成功,就關係到一個學會如何“織網”與找到“魚塘”和“捕魚技能”的問題,這個問題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首先是個需要特區政府給予引導與具體幫助的問題。

“線上線下”互動轉型

對澳門的中小微企來說,這場疫症正在悄然催化着供應鏈管理、研發創新、市場行銷、服務等領域和環節的變革。有些零售和生產型的企業,已經在疫情開始不久就瞄準了增加線上業務量等關鍵環節的經營模式、加快轉型升級、與市場無縫對接等“化危為機”的新佈局。這一佈局正是因為對生產型企業來講,因受疫情影響看到了“危”,認識到現時即使復工,但員工到崗率、物流運輸、產業鏈配套等都限制了產能。在用工方面,部分外僱返崗率因為出入境條件的限制和在澳門住宿的問題等,存在返工率難以理想問題。同時,由於澳門之外的產業鏈上下游各環節可能沒有同步復工等原因,難免會導致供應緊張,由此導致開工也產能不足。在這困難因素下,出現的“機會”便是逼迫企業思考線上採購、行銷與線下生產的互動。

一般簡單的零售和餐飲企業,可以利用遊客量未能回復到以前,相對客少的狀態,利用員工工作量少的時候,開展線上收款和線上銷售的送餐、送貨服務業務。

像最近從網媒看到的青島海麗雅集團案例,此集團主要業務是特種纜繩生產。但疫情期間,他們從網絡上看到市場急需口罩等防護用品,於是通過對特種纜繩生產線的改造,組織員工加班加點生產口罩耳帶、防護服繫帶。據統計,應急安全裝備APP上線一周以來,平台累計訪問量超過5萬人次。通過平台工作人員線上線下協同,已促成50批次的物資對接。案例說明企業根據網絡提供的市場信息,主動進行生產模式和產品的創新對日後企業的生存發展具有重要價值。

政府需要做的事情

幫助中小微企發展壯大一直是特區政府在做的事情,但在“授魚與授漁”轉變過程中的政府引導和具體化幫助方面,還存在着巨大的空間。

例如內地一些政府專門成立的“防疫情、幫復工、支持創新發展,促企業轉型”等類的專責部門,對企業展開的宣傳和使用“扶持”政策系列,運用現代化資訊手段,組織企業開展網上洽談、網上簽約、網上招商,不斷開拓國際、國內市場等措施就有現實意義。

尤為重要的是,當政府在扶持中小微企同時希望引導企業轉型的過程中,在發揮好已有和需要完善的各種電子收付款系統發揮更大作用的同時,展開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對中小微企的作用和利用,也就是包括“織網”、“授魚”、“捕魚的技能”和引導他們走向“魚塘”(網絡市場)等方面的培訓具有重要意義。

具體培訓的方式可以根據不同中小微企的文化素質和個人意願,展開線上培訓和線下課堂培訓,為了吸引更多中小微企人員參加,則可以適當考慮推出培訓

補貼計劃。

許 旭

2020-04-01 許 旭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6667.html 1 政府引導中小企“變危為機”的思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