簷底風來臘味香
春節漸近,年味漸濃,澳門市面臘味生意蓬勃起來。臘味屬於醃製肉類,被醫護人員視如洪水猛獸,我輩病人提都不敢提,出街時臘味香氣隨風飄來,不但不敢購食,望多一眼心中即充滿犯罪感。
我在童年時,澳門不只是美食之都,更是臘味之都。那時戰火尚未燃至澳門,物質充裕,市面繁榮,我上學下課所經之處,不論大街鬧市還是小巷僻地,只要西北風吹來,總會帶來誘人的臘味香氣。矮矮的屋簷下,一條條的風鯪魚,一片片的關刀肉,一串串的臘腸,一隻隻的臘鴨,掛得滿滿的,看起來賞心悅目,聞起來饞涎欲滴,毫無犯罪感覺,那些日子何等美好啊!
當年的十月初五街是澳門人購買年貨的鬧市,來自江西南安的鴨子,經過劏與鹽漬,稍微乾身,便放進竹籮;臘味要講究“風熱”,風是凜冽的西北風,熱是強烈的冬陽。挑夫越過大庾嶺,經過風吹日曬,運到濠江,掀開籮蓋,香氣四溢,遠在白鴿巢都可以聞到,促使家庭主婦不惜大破慳嚢。這便是名馳遠近的南安鴨子,年夜飯桌上,缺它就不夠完美。
那時還有所謂的“臘味會”,供臘味會一如供月餅會。貧窮人家,在做過月餅會之後,向某些臘味店供會,每月供款若干,到了臘月十五後,便可以提取臘味。臘肉若干,臘腸多少斤,臘鴨幾多頭,均在會簿中列明,屆時提貨。這種制度已是行之有年,相安無事,誰料有一年豬隻的原產地遭逢瘟疫,豬肉價格飛漲,臘肉和臘腸均需豬肉為原料,豬肉太貴,臘腸成本超出預算,店舖虧本虧得一塌糊塗。店主眼見公司就快要破產,無計可施,卑鄙都要做一趟,跑到澳洲購買袋鼠肉冒充豬肉,製造臘腸。他這一條“屎橋”,居然過骨。臘月十五,他如期交出臘腸,貧窮人家並非食家,只求團年飯桌上有一片片臘腸,大家風捲殘雲,掃進肚中,喝酒喝得醺醺醉了,臘腸味道是否有點怪怪哋?管他娘!
這世界糊塗人雖多,但心水清者亦不少,總覺得臘腸肉味有點異常,仔細查究,原來老闆多次來往澳洲並非遊山玩水,而是洽購袋鼠肉。臘腸奧秘揭開,媽媽之聲四起,老闆雖然最後過骨,但已信譽蕩然。
講臘味講到古惑招式,罪過罪過。有人幸災樂禍說:“抵你連袋鼠臘腸都食唔到!”贏了牙骹,輸了口福,夫復何言?
李烈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