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融入國家推三大成效
曹達華:增自貿區改革探索功能
廣東省大灣區辦常務副主任曹達華在省人大第二場記者會上指出,粵港澳合作發展平台是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一個重要載體之一。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自啟動以來,廣東按照功能性、區域性、產業性等定位,從不同角度、不同維度地推動合作發展平台的錯位發展、優勢互補,並取得三大成效。
一是推動自貿區先行先試方面,廣東的自貿區累計形成了四百五十六項制度創新的成果,推出了一百四十三個制度創新的案例,在全省範圍複製推廣一百二十二項改革創新的經驗。
辦不動產跨境抵押
比如南沙自貿片區成功辦理了全國首例不動產跨境抵押登記,也打造了全球首個“香港+保稅港區”飛機跨境轉租賃的項目;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在推動跨境雙向的股權投資、跨境資產轉讓、跨境人民幣貸款等先行先試政策落地實施;在橫琴自貿試驗片區設立了全國首家內地與港澳合作聯營律師事務所、內地與港澳聯營設計顧問的機構。
曹達華指出,下一步將強化自貿區的改革探索功能,培育制度創新的優勢。例如在支持自貿區內,開展藝術品保稅倉的倉儲功能以及進出口交易;在CEPA框架下,放寬對自貿區港澳資建築企業工程承包範圍等一系列限制性規定的放鬆。
三大平台高端集聚
二是加快前海、南沙、橫琴三個國家級重大平台建設,發揮三個重大平台對高端資源要素的集聚和承載效用,重點在現代產業發展、科技協同創新等方面實現率先突圍,形成示範。
比如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對入駐企業實行所得稅的優惠政策,物流、信息、科技、文化創意四大產業享受一成半的稅率優惠。
在南沙國際金融島,加快建設符合條件的港澳金融機構到廣州綠色金融改革創新區設立合資證券、資金、期貨和保險公司;在橫琴啟動了粵澳跨境金融合作示範區,作為粵澳合作示範區主要謀劃內容之一,吸引了澳門大西洋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入駐。
下一步,將加快和強化建設三大重大平台,重點推進南沙科學城規劃等,也加快推動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等一系列的方案的落實。
三是結合珠三角九市各地的產業和基礎的資源優勢,推動建設一批區域性、專業性和引領性的粵港澳合作特色平台。
目前,廣州南沙粵港澳深度合作園建設的實施方案、中新廣州知識城總體發展規劃已上報國家,同時,印發實施東莞濱海灣新區發展規劃,惠州潼湖智慧生態區發展計劃總投資達到一百七十多億元。
翠亨新區、肇慶新區累計完成投資三百三十八億元,以肇慶香港城為依託,推進構建產城融合發展新模式,佛山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總體規劃編製完成等。
各市聯手參建灣區
下一步,還將抓緊規劃建設深圳、中山產業的拓展走廊,珠江西岸的高端產業集聚區的發展規劃,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發展試驗區等多個特色平台,打造各市攜手參與大灣區建設的主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