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19年12月23日
第C06版:視野
澳門虛擬圖書館

歐洲的心臟

安靜的柏林,卻有說不出的傷痛歷史。

歐洲的心臟

從來沒想過香港我城可以是如此的傷痕累累,這令我想到歐洲不少城市,仍可看到二戰遺下的痕跡,例如柏林,上月再訪,有說不出的感受。

十一月的柏林,天氣老是灰沉沉,陰冷,有時候毛毛細雨,柏林居民說, 十一月的天氣就是這樣。舊的柏林機場簡陋,我倒是第一次踏足,過去數次不是從華沙便是從布拉格坐火車進入。想不到從香港飛柏林沒有直航,即使德國的漢莎航空,亦要在法蘭克福或慕尼黑轉機,真累。

不少人說,柏林最不像是德國的城市,這個城市比任何一個歐洲城市更開放、更包容,活像一個大熔爐,這裡有多個自成一格的少數族裔社區,當你走進這些社區,你會驚訝規模比想像之中大很多,有來自阿拉伯的、土耳其的、非洲的、越南的,甚至華人,他們尋找各自的夢想。

數年前在希臘採訪難民故事,他們均表示最終的夢想之地是德國,德國中以柏林最能給與他們最大的想像。柏林尤如歐洲的心臟,無論在地理上或是在文化上。而僅看歷史,柏林已曾是普魯士、德意志帝國、納粹德國的首都,作為多個不同王國的首都,柏林的歷史文化遂變得非常悠久深厚,而這個城市的地理位置也成為東西歐重要的交通樞紐。

從機場坐巴士出市區,會經過施普雷河和哈維爾河流,這兩條河流被視為這座城市的心臟血管,同時也是居民生活的重要養份。這由於大量的河水令到柏林的地下水位非常豐富,並孕育了多個著名的森林和湖泊,因此柏林有森林和湖泊之都的稱謂,也被稱作“施普雷河畔的雅典”。

它曾經過多個王國的洗禮,歷史建築特別豐富。最初有斯拉夫人來在這裡定居, 跟着才是日耳曼人,創建布蘭登堡公國,他們細心把柏林經營成不一樣的城市,到了普魯士時期,柏林獲得擴建,例如國家劇院、博物館、椴樹下的大街等,都是普魯士式的建築。

走在柏林街頭上,容易回看歷史,這座城市便曾經歷毀滅性的破壞,就在二戰後期,盟軍的空襲和蘇聯紅軍的進攻下,柏林市區九成建築被摧毀,樹木全部被砍光,即使水電系統也遭到破壞,人們在滿目蒼夷的廢墟上苟延殘喘。

走過毀滅,德國人明白和平不易,對歷史教訓牢牢記着,從二戰的經歷、東西柏林的分裂、對猶太人的屠殺,特別是對納粹主義的崛起,柏林都有深沉的反思。因此,柏林整座城市就是一個開放的博物館,無論你走到哪裡,難以迴避的是歷史記憶,柏林圍牆遺址固然不在話下,那些檔案館、老建築、街道、地名、雕塑、城門,以至教堂,都有很深刻的印記。

重建不易,有決心亦要看運氣。當美國二戰在歐洲戰場取得勝利,並且得益戰爭建立了雄厚的經濟實力,當時為了挽救歐洲盟國瀕臨崩潰的經濟體系,最重要還是需要歐洲遏止蘇聯向西擴張,美國遂向歐洲推行“馬歇爾計劃”重建歐洲,德國在廢墟重生,特別要努力生活,至少柏林給我這樣的感覺。

張翠容(香港戰地記者)

2019-12-23 張翠容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8009.html 1 歐洲的心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