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一
2025年02月24日
第B08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筆雯集)顧炎武的嗣母烈女也

顧炎武的嗣母烈女也

明末清初江蘇崑山人顧炎武,初名絳,字寧人,號亭林。生性耿介,明末魯王時曾起兵勤王,官兵部職方郎中,兵敗得脫。入清,改名炎武,睠懷故國,屢徵不起。學宗程、朱,篤志六經,注重經世濟民的實學,博通典章制度、天文儀象以及兵農、河漕實務。晚年精研考證,著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等數十種。

顧炎武的愛國精神表現得相當突出,與他遵循嗣母遺訓分不開。他的嗣母王氏是一位深明大義的剛烈女子。當清兵南下,崑山城破時,她絕食十五天而死,臨死前對顧炎武說:“我雖婦人,身受國恩,與國俱亡,義也。汝無為異國臣子,無負世世國恩,無忘先祖遺訓,則吾可瞑目於地下!”(見〈先妣王碩人行狀〉)。對於嗣母的這些叮囑,顧炎武銘刻於心,他一生都不與清朝統治者合作。就在清廷因修纂《明史》,特開博學鴻詞科時,朝中大臣屢次想推薦,都被他嚴詞拒絕。他曾對朋友說,如果真的受到強逼他出仕,就準備“以身殉之”。(見〈與葉訒菴書〉)。可見他不違母訓,忠於先朝的態度是何其堅決。

顧炎武生於在學者“束書不觀,遊談無根”的時代。他認為明代的滅亡,與明代的道學先生空談“明心見性”直接有關。他說:“劉石亂華,本於清談之流禍,人人知之。孰知今日之清談,有甚於前代。昔之清談,談老莊;今之清談,談孔孟。未得其精而已遺其粗;未究其本而先亂其本。不習六藝之文,不考百工之典,不綜當代之務,舉夫子論學論政之大端一切不問,而曰‘一貫’曰‘無言’,以‘明心見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實學。股肱惰而萬事荒,爪牙亡而四國亂;神州蕩覆,宗社丘墟。”

冬春軒

2025-02-24 冬春軒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95152.html 1 (筆雯集)顧炎武的嗣母烈女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