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行動引領社會加快橫琴建設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伴隨春天的腳步,新的征程又展現眼前,本屆特區政府整裝而發,踏上五年任期的第一春,社會對其寄予殷切期望,集中在兩大重任——澳門經濟多元發展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使命在肩,職責所負,特區政府既要積極謀劃、奮發有為,也要發起新的社會動員,引領及推動社會各界匯聚力量、聚精會神,營造發展澳門、建設橫琴的良好氛圍。
澳門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慶祝大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重要講話中對特區政府提出“四點希望”,並強調中央決定開發橫琴目的就是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習主席考察橫琴合作區時亦指出,一定要牢記開發橫琴的初心就是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要堅定落實規劃,保持戰略定力,堅持久久為功。
新春伊始,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前往橫琴調研,強調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和深合區發展把脈指向,具有重大指導意義,特區政府要深入領會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精神,抓好貫徹落實。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習主席的系列講話為建設橫琴擘畫美好藍圖,從認識論結合方法論的高度提供明確行動指南,相信從特區政府到社會各界都能深刻領會。當前最關鍵的是,各方要迅速在思想和行動上統一起來,集結力量投入到橫琴的建設,按照“三個要看,三個有沒有”的要求和標準,務實、高效地逐步實現工作成果。
今年是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第二階段發展開局之年,經過前階段發展,橫琴已具備良好的建設基礎。基於“兩制之利”和“四共”體制,橫琴有諸多優勢和頂層決策加持,這是共識,但兩者必須透過發展實踐,用好才能切實轉化、變現為發展成效。現實運作中,橫琴也有短板之處,那麼優勢和短板在哪裡?不妨借用“對賬”方式體現出來,一是澳門與橫琴“對賬”,可集中呈現哪些制度規則的差異,通過統籌融合促進機制規則對接,加快“琴澳一體化”建設;二是橫琴與內地其他城市“對賬”,可揚長避短,打造人無我有、人有我特的創新性發展環境。
近期,深度求索(DeepSeek)爆火後,以其為代表的六家杭州科技企業——“杭州六小龍”一同出圈,為杭州科企和該歷史名城帶來巨大熱度,觸發很多內地城市的反思和追問。儘管這一現象產生的條件因素難以複製,但在政府的思維理念和具體做法方面不乏有啟發和借鑒之處。橫琴作為年輕的發展熱土,是否能夠以獨特優勢和綜合環境成為下一個創新發展的熱點和高地?澳門與橫琴不妨同樣自我設問。
中國式現代化歷程都在表明,發展創造主要在於調動人的積極因素。特區政府推動橫琴建設,除做好決策規劃,有謀而動,更要多方面調動社會和人的發展因素,首先要以自身行動引領社會,樹立澳門是橫琴發展最大得益者的理念,通過社會動員推高各界參與橫琴建設的熱情和積極性;二是要以開放思維、革新觀念,擺脫行政系統的封閉性,大膽啟用社會能人和良才,把不同領域有經驗、有能力、有抱負的人才加入團隊,推向前台和一線,在建設橫琴發揮更大帶動作用;三是發揮青年生力軍作用,以創新性機制、提供優越環境和條件,培育和激發青年勇於創業創新,假以時日必有回報;四是積極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高地,下足工夫和本錢廣納海內外尖端人才,這是極有前途的投資,帶來的絕不僅僅是人才。
澳門回歸以來經濟高速發展,政府和民間積累豐厚資金儲備,成為澳門潛在的巨大資本優勢,僅作平常的理財未能發揮更大效益。面對社會轉型,許多民間資本極需尋找好的投資門路,建設橫琴是長遠的最佳投資規劃,政府可着手構建大體量的投融資平台,以公共資本引領民間資本,形成母基金和耐心資本,按國際標準、專業化規範化的主權基金運作,投資項目建設和培育創新產業發展。龐大的資本運作,通過投資項目、投資創新及投資未來,必將加速提升投資熱度、壯大產業發展,為中小企創建融入橫琴的營商環境,擴大青年的多元化就業,帶來可觀的長線投資回報。
應該看到,有國家巨大支持,有粵澳堅實合作,有大灣區宏大建設目標,橫琴位居樞紐核心,得以發展繁榮是大概率事件。特區政府要以果敢的魄力和決策確立理念和信念,以重大的行動和投入體現決心,為澳門社會樹立牢靠的發展信心和美好期望,因建設橫琴就是建設未來的新澳門。
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