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上海年夜飯
今年的元旦和春節距離僅一個月時間。元旦過後,滬上的賓館、飯店、酒家等食肆紛紛推出年夜飯,品種繁多,格調不一,吸引路人駐足觀看。畢竟,現時年夜飯選擇多,有頗具滬上特色的淮揚菜、寧波菜,有廣東粵菜、湘菜、川菜、東北菜、魯菜、徽菜等菜系,還有各種各樣的西餐,令人目不暇接,呈現上海年夜飯供應一派豐富多彩,喜氣洋洋的景象。
在我們五十年代這代人的記憶中,年夜飯是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一進入臘月,年夜飯就成為家庭中一個主要的話題。
一般來說,年夜飯最主要的要數四大硬菜,雞、鴨、魚、肉必不可少,而且雞鴨要整隻上桌,魚也要整條,至於說到肉,那就是整隻蹄膀,當然也少不了紅燒肉。記憶中,父母親為了操持年夜飯,打臘月起,一連十幾天朝起晚歸,那天清晨天蒙蒙亮,母親就起身往菜市場趕,可惜去晚了,活魚已售完,下午她又往魚攤碰碰運氣,排了幾個小時隊,夕陽西下,擰着一條四斤重活蹦亂跳的魚回家,臉上蕩漾着幸福的笑容。
話說上世紀八十年代前,上海市場供應不足,主副食品匱乏,為了能使一千萬人口的市民吃好年夜飯,滬上對春節主副食品實行憑證限量供應。具體來說,是分大戶和小戶兩種方式,每個家庭五人及五人以上為大戶,五人以下為小戶。以大戶為例,供應魚二公斤半,小戶僅為大戶的七成。
據統計,納入春節限量供應的主副食品達一百二十一種。有肉、雞、鴨、魚等主食品,也有豆製品、瓜子、花生等,粉絲、木耳,還有糖煙酒,甚至連日常的蔬菜也要劃分成花色菜和盆菜。
按習俗,上海人吃年夜飯,儘管魚是整條上桌,但卻沒有人動筷子,說是留着年初一才吃,寓意年年有餘。年前,父母親為着年夜飯忙忙碌碌,尤其大年三十,更是從早忙到晚,那可是滿滿一桌菜,四冷盤(皮蛋、紅腸、海蜇、蝦片),八熱菜(整條魚、整個蹄膀、整隻雞、整隻鴨、清炒蝦仁、炒鱔糊、紅燒肉、砂鍋湯),另外,還有炸春卷、酒釀圓子。這滿滿當當一桌年夜飯,根本吃不了,那些剩菜只能留待隔日再吃,就這樣這年夜飯的菜餚吃到年初五。幸好,上海過年恰逢寒冬臘月,年夜飯的剩菜也不會壞,從飲食衛生的角度來說,年夜飯的剩菜反覆烹調是不健康的,可也沒人深究,習慣成自然,當然,那是計劃經濟年代,提倡艱苦樸素。
年夜飯桌肯定少不了酒水,但是我們上海人不愛烈性酒,偏愛黃酒,用溫水燙熱,既助興又養胃。飯飽酒足後,一家人圍在一起飲茶、嗑瓜子,海闊天空,談天說地閒聊,其樂融融。這時我發現母親還在忙碌着,清掃家裡衛生,說要在午夜之前,將家中垃圾清理完畢,小字輩的我們則在忙着貼春聯,討壓歲錢。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讀者諸君,今年的年夜飯你準備好了嗎?
亦 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