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5年01月21日
第C03版:藝海
澳門虛擬圖書館

何倩玲用鏡頭記錄社會溫度

何倩玲感謝團隊的合作和支持

何倩玲(中)《芳草如茵》首映獲支持(文化局)

何倩玲(前排右)為澳科大電影管理碩士生講課

隨時隨地認真工作

何倩玲首部執導紀錄片《70+》在澳門國際短片影展中獲獎

《眷鳥不知返》拍攝現場的何倩玲(右)

首導《70+》告捷榮獲獎項

何倩玲用鏡頭記錄社會溫度

主修新聞學的澳門獨立紀錄片導演何倩玲(Catherine Ho),曾任職傳媒記者、網絡電視台編導及政府刊物採編等多元崗位。在偶然機緣下,她與志同道合的團隊攜手合作獨立紀錄片,並參與了如澳門影像新勢力、澳門國際短片影展等項目獲佳績。自此,Catherine開啟了她影像創作的篇章。

擁有豐富傳媒背景的她曾執導紀錄片《70+》、《流年小記》,她認為過去的經驗在紀錄片選題方面幫助很大。她説:“新聞的相關學習和工作經歷培養了我較敏銳的新聞觸覺,令我對社會議題更加敏感,更容易洞悉表象下的深層次問題,繼而透過影像去發掘和表達。”

新聞紀錄片是紀錄片的一個類別,但受制於各種現實條件,Catherine了解到本澳甚少新聞機構願意花時間和資源製作有深度的新聞紀錄片。故此,Catherine希望集中做一些具社會廣泛意義的題材,譬如老店、女性婚戀觀、社會與自然平衡及醫療類紀錄片,去捕捉和記錄那些可能被忽視或邊緣化的故事,讓它們得以在更廣泛的層面上被看見和聽見。

《70+》探討老店生存狀況,是Catherine的得意之作,也是她首次參與“新勢力”及首導作品。二○年《70+》在澳門國際短片影展中獲獎,並入圍“2021紐約華語電影節地平線計劃”及“2020當下未來影展—澳門x台灣x日本”等影展。Catherine稱:“由於近年不斷有老店陸續結業,每次結業都引發社會無盡唏噓,所以萌生創作意念。當時我們挑選了兩家開業超過七十年,卻命運迥異的銀宮疋頭公司和吳廷記,用兩店作對比拍攝。”

Catherine及團隊將《70+》當中的拍攝素材整理出微紀錄片《澳門銀宮疋頭七十載》,該片於二一年在首屆騰訊新聞“親愛的故鄉”微紀錄片大賽中獲全國第九名及“最具潛力獎”(口述歷史組別)。她說:“我首次執導的作品獲得一定回響,這是對自身多年傳媒積累的一種肯定,也增強了我繼續拍攝紀錄片的信心。”

擔任紀錄片《她的無名指》及《眷鳥不知返》監製的Catherine提到目前較喜歡的作品,《眷鳥不知返》令她最為深刻:“那是記錄觀鳥愛好者Aegon追尋雀鳥蹤跡的作品。拍攝期間,我們經常要在清晨跟隨主角上山,一走就是五六小時。雖然背着器材、頂着寒風或酷暑在山上暴走是較為艱辛的事情,但正是這種艱辛讓我們更能感受主角對觀鳥的熱愛,也讓我們對身處的這片土地有更深刻的認知,感受妙不可言。”

文:姬絲桃

2025-01-21 文:姬絲桃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89263.html 1 何倩玲用鏡頭記錄社會溫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