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國際視野 促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澳門特區成立二十五周年慶典期間發表系列重要講話,在對澳門三點期許中提出:登高望遠,科學謀劃澳門未來發展,更加積極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在國際舞台上展現更大作為;海納百川,廣納天下英才,共建美好澳門;銳意進取,要展現更大魄力,勇於變革、敢於創新。
在四點希望中,首先提出:要着力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精準定位、聚焦重點,完善產業發展規劃,加大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力度,着力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產業。推動實現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同澳門經濟高度協同、規則深度銜接,各類要素跨境流動高效便捷;瞄準重點領域,推動特色產業發展形成規模,打造一批標誌性、有帶動效應的工程和項目。
1+4推經濟適度多元
國家支持經濟回復增長
一九年澳門經濟達到一個高指標,旅客3,940多萬人次,博彩收益2,960多億元,本地生產總值4,347億元。二○至二二年因受疫情影響,經濟大幅下行收縮。二三年開始疫情基本受控,隨着遊客和消費增加經濟逐步復甦,經濟增長達80.5%,為3,790多億元。二四年,旅客3,400多萬,博彩收益2,260多億元,均超出原來預算。去年初,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澳門全年經濟增幅約13.9%。統計顯示,去年首三季經濟實質增幅為11%,估計全年增長接近預測。
上述數據顯示,推動澳門經濟增長的動力,仍依靠博彩和旅遊業。為推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澳門特區政府在去年初首次提出《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2024-2028年)》,這份簡稱為“1+4”的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由綜合旅遊業+中醫藥大健康、現代金融、高新技術科研創新和會展商貿文化及體育,構成經濟多元的主要產業佈局。當然,也包括基礎建設、城市設施、建築地產和交通運輸等構成多元產業的協同發展。
經濟適度多元須銳意進取、務實推進
多年來,澳門形成以博彩旅遊和服務業為主導的產業結構。尤其博彩專營稅保障政府財稅收入,在累積相應規模財政儲備的同時,也逐步形成一套社會福利及政府津助模式。由此,居民生活素質雖提升,但整個社會狀態相對被動安逸而進取不足。就個人而言,競爭動力不足;就企業而言,創新動力不足;就政府而言,雖在政策及規劃制訂方面有積極取向,但在引進人才、吸引投資和促成新產業和項目落實方面需更進取,並要有切實可行方案和有效的執行措施。
區域合作擴市場規模
一直以來,澳門傳統的自由港政策,包括人員出入境自由大部分國家和地區人員獲免簽證;貨物進出口自由無關稅;資金流動自由無外匯管制;資訊傳播開放自由;簡單稅制和低稅率以及可合法經營博彩娛樂業,構成澳門具有特色和相對優越的營商環境。但因為地域面積小和人口數量少,市場規模消費規模和人力資源受到限制。本地企業的擴展經營受到限制,新的外來投資者對此現實營商環境也會作慎重評估。為此,通過區域合作擴大經濟和市場規模十分重要 。
新形勢下,各地政府都在優化營商環境並進一步推出優惠措施搶引專才、搶招資本和新產業,並以優惠政策促成項目落地。因此,澳門推動經濟多元發展,必須要完善營商環境,就政府施政理念而言,需更積極進取、規劃部署並定立可達目標;要把規劃部署細化為可操作事項、明確專責部門分階段執行落實;要明確建立“銳意進取、主動服務、利民便商”的施政理念:尤其是訂立法例法規提供明確指引、對投資意向查詢、投資計劃申報須快速回應、對投資者和營商者的項目落地持續跟進,對所遇困難須協助解決;並需跨部門協同簡化程序執行到位。
設立引導性投資基金
澳門產業的旅遊服務業形態,導致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歷來屬短板。依據澳門實況,推動技術創新的方式須考慮合適的選項。包括:原創型的科技研發創新、資本型的直接投資或持股創新企業、平台型的促成科技成果交易或轉化為產能,以及以直接購買技術專利生產實體產品或服務。
參考新加坡和內地經濟發達城市經驗,澳門在政策法規、城市與經濟發展規劃和投資營商環境更為完善的基礎上,可設立引導性的投資基金並由專業團隊營運管理,通過政府、商界、金融和專業合作,聚力協同推進經濟多元發展。
提高國際視野更好發揮內聯外通作用
澳門在國家和粵港澳大灣區中的城市定位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多元文化共存和交流合作的基地。澳門一向是國際自由港和獨立關稅區,實行簡單的低稅制、與145個國家和地區互認免簽證或可落地簽證待遇。可以“中國澳門”名義加入多個國際及區域組織,是世界貿易組織認定的全球最開放的貿易和投資經濟體之一,澳門特區政府在歐盟和葡萄牙有派駐機構,方便對外溝通聯絡。因此,在粵港澳大灣區以及珠江西岸城市群中,澳門的國際化和外向型標誌十分明顯。
依托腹地增綜合實力
縱觀全球,世界級城市群及都會區均具有堅實雄厚的經濟實力、開放便利的營商環境、匯聚高端人才和產業、發揮國際或區域商業貿易樞紐的功能,包括貿易中心、金融中心、科技研發中心、跨國公司總部或分部所在地,設有遠洋港口與國際航空港等重要航運交通樞紐、城市規模強大、人口達到集聚要求。
對標世界著名灣區的中心城市,澳門要發揮珠江西岸中心城市的發展引擎和輻射帶動作用,必需擴展規模、依托腹地並增強綜合實力。國家發改委和廣東省政府於二三年十二月相繼公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和《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發展規劃》,兩個《規劃》正當其時,為澳門發揮珠江西岸中心城市的作用賦予更多功能,為未來社會經濟長遠發展提供堅實支持。澳門可把握機遇,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和珠海、中山、江門及陽江四市協同聯動,在助力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建設中發揮應有的獨特作用。
內聯外通產協同效應
澳門要在珠江西岸城市群中發揮中心城市的引領輻射作用,就是要把澳門“中心、平台和基地”,以及自由港和外向型等具備的優勢充分發揮,且通過優勢延伸產生“內聯外通”的協同效應,積極助力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建設。澳門與珠江西岸城市群合作需建立“聯席會議”模式的協同合作機制,且政策規劃和交通基建先行,在此基礎上還需推進多個領域合作及促成項目的落實執行。
制度創新、機制對接,琴澳協同促進深合區建設
深合區的設立是一項制度創新,建設過程需要總結經驗探索前行。方案中提出分三個階段設定的琴澳一體化和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方向,包括兩個重點目標,即:深合區管理機制的“共商、共管”,和經濟發展及成果的“共建、共享”。
設定目標能否按預期達成,需要中央政府各項政策法規保障支持,需要粵澳兩地政府協同合作並部署實施。未來深合區的建設,需按《總體方案》和《總體規劃》提出的定位和目標,同時,需要制訂落實執行的行動方案。中央政府在合作區《方案》和《規劃》中已明確提出深合區建設的總體要求、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即已經明確要做什麼。行動方案需解決的就是如何做,誰來做,和何時完成及做好。
消除行政障礙助融入
一八年,廣東省政府在《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簽定後,隨即制訂《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二一年,海南省政府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公佈後,也相應制訂《海南自由貿易港投資新政三年行動計劃》。廣東省政府在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中,把工作重點細分為100項任務和責任分工,每項工作都列明由省政府屬下的相關部門負責督導及完成。
海南省政府在自貿港投資新政三年行動方案中提出以“項目為王”的理念,同時對項目計劃分解,實行要素跟着項目走的機制,政府要做好“服務項目、服務企業、服務基層”,廣東和海南保障落實規劃方案的經驗,可供深合區規劃建設提供參考借鑑。
深合區規劃建設對推動粵澳深度合作將產生積極作用,規劃和建設的核心就是進一步對外開放和推動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在此過程中尤其需要把重點放在消除行政障礙。真正實現投資貿易便利化,促進生產要素流通以及逐步形成與國際融合接軌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政策要有效發揮作用,還需要有系列的配套細則措施,包括:規劃部署、法規條例、口岸通關、商事規則、稅制稅率和優質的行政管理以及專業服務。總括而言,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市場機制、商業運作規則和企業守則。
促體制機制融通變通
二四年十二月,國家主席習近平視察橫琴時指出:“一定要牢記開發橫琴的初心就是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檢驗合作區開發建設的成效,要看在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上,有沒有實實在在的舉措和成果”。
要達到讓澳門企業願意到橫琴投資營商,以及澳門居民樂意到橫琴工作、生活和居住。首要突破舊有的以行政區域劃分的單個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藩籬”,要以政策創新推動澳門和橫琴的體制機制“融通變通”。
為此,參照世界高水平的開放形態和國際通行規則,把澳門可行的規則措施延伸到橫琴,並與橫琴已實踐和行之有效的各項政策措施相結合,解決內地與澳門存在的制度差異,形成“一國兩制”之下生活居住和投資營商環境逐步趨同的粵澳深度合作示範區,將是推動澳門與橫琴協同發展的有效方式。
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
廣東省粤港澳合作促進會常務副會長
澳門中衡智匯協會會長
楊道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