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麥迪遜之橋》
到了被譽為德國有着濃濃中世紀風情的羅滕堡了。車子停在小城外頭,我們步行進內。見到了古老的城門、古老的城牆和古老的石板街道。
據說,羅滕堡常住人口只有一萬二千人上下,但每年來此一遊的觀光客,卻高達一百五十萬人。天啊!不必指望兩耳清靜了,只期待能讓我找到個地方享受閒情逸致。於是,我離開同伴,心甘情願地做散兵游勇。
其實,到歐洲陌生的城鎮或鄉村,坐在一個位置上欣賞眼前景物是很有趣的。正如那年我在比利時那慕爾河邊的石椅上,在奧地利巴德哥伊斯恩的那個有着木椅子的高地上……走到羅滕堡極具代表性的馬克特廣場了,我佔有了咖啡廳外的一張凳子,僅市政廳就值得注目久久,其有着多種建築形式,前頭是文藝復興式,後頭是哥特式。有人說走上那座六十米高鐘樓的最高處,可以讓整座小城的樣貌收入眼底,登高望遠就是這樣的意思,但我卻無意踏上狹窄台階,辛苦攀爬上只能容納十人的塔頂了。我以為,離開凳子,虔誠瞻仰了羅滕堡的一座教堂,在羅滕堡有着斜坡、有着許多三角頂屋子的普隆雷因區,就已不枉此行了。
然而,在將要穿過城門回到車子上去時,城門右側的一條小道不知為什麼突然吸引了我,可能是一種心靈感應,進去滿足好奇心吧!我竟很快便站在一架很有特色的用木頭搭起的暗黑色的橋上,橋上蓋着三角頂。這使我一下子想起美國電影《麥迪遜之橋》。羅拔為了拍攝麥迪遜橋,從老遠來到麥迪遜鎮,命運注定讓他與長期過着遠離都市的鄉村日子的法蘭西斯卡有了四天的婚外情,四天的婚外情影響了羅拔、法蘭西斯卡的後半生。羅拔離世前囑咐律師把他的骨灰撒下麥迪遜橋畔,弗蘭西絲卡離世前囑咐子女把她的骨灰也撒下麥迪遜橋畔。
麥迪遜橋周圍似沒人居住,到處可見開滿蝴蝶花的草叢;而羅滕堡這座不知名的橋,卻幾乎與小城相依連,但我感覺到它相對獨立。我還算仍有一點想像力的,於是浮想聯翩。木橋下有一條不算小的路,如果羅拔到過這裡,他可以在路上拍攝在高處的木橋,正像他站在草叢間拍攝在高處的麥迪遜橋那樣。只是,在木橋上徘徊的,並非法蘭西斯卡。
我多麼想在羅滕堡的這座暗黑色的木橋多逗留一些時光!同伴卻在催着回頭了。忽地,我發現木橋有根柱子可以貼上法蘭西斯卡給羅拔的留言:“‘當白蛾子張開翅膀時’,如果你還想吃晚飯,事畢之後可以過來,甚麼時候都行。”
西 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