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江詩話
朋友傳來一幀《
澳門日報》“新園地”版古體詩〈即興二首〉的影印截圖,頗感興趣。一九八八年八月十日的報紙,已是古董,作者也耳熟能詳。尤其那首題為〈桂圓與龍眼〉的詩,提到我的老家莆田,還鋪陳一個令人動容的鄉間傳說。心想,應該寫一篇詩話吧。
先看看原詩:燕卵雖甜啖不難,莆田佳種每多餐。翻波罪陷生民劫,殺戮功成壯士殘。鮫淚豈曾因墮盡,驪珠寧為抉全完。桂圓兩手持龍眼,一樹今傳繡水團。
作者馮剛毅是因為看到了當年八月四日“新園地”版一篇題為〈嶺南佳果話龍眼〉的文章,借題發揮,有感而發的。
我國龍眼現以福建栽培最多,產量佔全國一半左右,莆田是主要產地。是什麼名種自吾鄉傳到嶺南,不得其詳,故事卻是十分動人。傳說莆田興化灣有孽龍興風作浪,人畜遭殃。有名叫桂元的少年義憤填膺,誓要為民除害。他練得一身武功,前往挑戰孽龍,惡鬥中桂元騎上龍背,死摳惡龍雙眼。纏鬥至終同歸於盡。桂元身亡後,雙手仍各握一龍眼。村民為其與龍眼同葬。
誰知後來墓中竟然長出了一株奇樹,果實纍纍,果核黑亮一如龍眼,因以名之。為了紀念桂元,便把曬乾的龍眼叫做桂元,後來逐漸演變成為“桂圓”。
龍眼有燕卵、驪珠、荔枝奴等許多別名,而桂圓、寶圓之稱,則一般認為是烘焙或曬乾的龍眼。桂圓醫藥價值頗高,歷代中醫藥典籍皆推崇備至。李時珍認為,“食品以荔枝為貴,資益以龍眼為良也。”
馮剛毅,才華橫溢的作家和詩人,與梁披雲、佟立章、胡曉風等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澳門古典詩詞界領軍人物。
研究澳門報紙文學副刊,很有意義。詩文故事、騷人唱和之屬,詩話可聊備一格。
石 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