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的智慧勇氣啟迪未來
古語有云:仁者壽。當地時間二○二四年十二月廿九日,美國前總統卡特在佐治亞州家中逝世,享年百歲。他是美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總統。
三十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就卡特逝世向美國總統拜登致唁電,代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並以個人的名義,對卡特前總統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向其家人表示誠摯慰問。習近平表示,卡特前總統是中美建交的推動者和決策者,長期以來為促進中美關係發展和兩國友好交流合作作出重要貢獻,對他的去世深感痛惜。
卡特曾認為與中國的關係是他人生中“最精彩的一筆”,並強調,與中國建交是他“作為美國總統作出的最正確、最英明的決定之一”。一九七七年二月,剛入主白宮不久的卡特即表現出推動與中國實現關係正常化的積極態度。雖然此前已有基辛格的秘密訪華以及前任總統尼克松對華的“破冰之旅”,但正式與中國建交仍面臨巨大的政治阻力。
卡特曾在訪問中道出尼克松為何未能實現中美關係正常化的一個重要原因——不願與台灣“斷交”。要知道,那時候的美國人和多數國會議員都傾向台灣,卡特卻毅然作出中美建交的抉擇。在當時的特定歷史背景下,有巨大政治風險,但也恰恰證明了卡特的政治勇氣和長遠眼光。
事實證明,卡特這一決定不僅為中美此後幾十年在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領域的合作開闢了廣闊前景,也為亞太地區乃至全球的和平與穩定作出了重要貢獻,印證了他當時的判斷:“我今晚宣佈的這一決定將對兩國人民帶來長期的巨大福祉。”
卡特任內一大遺憾是未能到訪中國。但卸任後,他訪華十餘次,為增進兩國間的相互理解、促進關係持續改善不懈努力,他稱自己是“中國人民的朋友”。
近年來,美國國內不斷炒作中國是美國國家安全的最大“威脅”,還聲稱中國意圖取代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對此,卡特是少數保持頭腦清醒的政治家之一,努力緩解由意識形態驅動的對華敵意。他主張,美國不應視中國為對手,而應認識到中國在朝鮮半島無核化、中東和非洲戰後重建、反恐和反極端主義、調解國際爭端等許多全球問題上發揮着關鍵作用。
當前,中美關係又一次站在十字路口。二○二○年,卡特在給中美民間外交視頻對話會的賀信中說,美國與中國的“接觸政策”使兩國和世界享有空前的和平與繁榮,儘管存在分歧,兩國仍能在諸多領域開展合作。他直言:“從長遠來看,美國人民會發現,與中國好好相處對我們自身的繁榮、我們自身的和平與美好的生活至關重要。”
合則兩利、鬥則俱傷。卡特的政治智慧和勇氣,對今日仍執迷於遏制打壓中國的美國政客,不失為一種警醒。事實不斷證明,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中美關係,才真正符合兩國共同利益和國際社會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