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澳門優勢 發展科技創新
澳門回歸祖國廿五周年,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臨視察澳門,出席慶祝澳門回歸祖國廿五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充分體現主席及國家對澳門的高度重視和關懷。習主席的重要講話,充分肯定澳門過去廿五年“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並對澳門提出四點希望,彰顯主席及國家對澳門的誠摯關懷和殷切期盼,同時也提出對澳門未來發展的新要求、新方向。
習主席對澳門提出的第一點希望是要求澳門着力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針對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提出更具體的目標要求——着力科技創新,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習主席強調,澳門“要結合自身優勢和資源稟賦,精準定位、聚焦重點,完善產業發展規劃,加大政策支援和資金投入力度,着力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產業。”督促澳門不僅要通過產業適度多元來實現自身的經濟穩健,更要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以配合科教興國、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國家戰略。
科技創新需要建立起一個能推動知識創造和流動以及把知識產業化的體系,在這個體系中,政府、高校、企業均是重要的主體要素。政府通過制定科技發展政策引領方向,並透過提供財政支持,推動高校的研發和人才培育,促進科創企業的發展;高校肩負起知識的創造和傳播的責任,是高新技術產業的研發基地,也為高新技術產業培育科研及應用型人才;企業負責把知識轉化成生產、創造經濟收益、準確了解市場需求,為研發提供方向。教育、科技和人才是一體化發展的,澳門絕對有條件把這件事情做好。
首先,澳門已有四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早已給出澳門科技發展的具體方向,澳門特區政府要做的就是提供政策和財政支持。科研需要資金,在產業還沒有發展起來之前,研發資金很大程度上有賴政府的撥款,特區政府的財政實力是澳門發展科研的重要後盾。科技創新的重點是研發,基礎性的科學理論研究未必能在短期內轉化成生產,但卻是高新技術產業長遠發展的根基,因此,特區政府對高校科研的支持應該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究並重,不能只着眼於能在短期內投入生產的應用型研究,相反,若要把澳門打造成科創高地,加大對基礎科學理論研究的投入力度不可或缺。特區政府亦應細化各項人才引進政策,以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為目標,為高端人才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吸引更多國際高端人才來澳。
第二,澳門的高等教育有着長足的發展。回歸以來,澳門高校在國際上的排名不斷攀升。“一國兩制”之下,澳門高校的國際交流合作暢順,加上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進駐,澳門高校應善用區位優勢和自身的學科優勢,吸引國際高端科研人才來澳,強化內聯外通,為國家的學術研究搭建與國際的聯繫,根據國家科研發展策略進行學科人才培養,為高新技術產業儲備研究型和應用型人才。與此同時,澳門高校亦應善用橫琴作為澳門發展腹地的政策優勢,通過開設科技園和孵化器等方式,大力推動產研學的聯動。
第三,產業發展依賴的是企業,科創企業不多是現階段澳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短板。澳門特區政府可以按照不同的高新技術產業引進相關的知名科技企業,尤其是國際性企業,利用政策傾斜吸引企業把區域總部設在澳門,研究中心和生產基地則可以落戶橫琴甚至是大灣區其他兄弟城市。企業的進駐既帶來技術也引進人才,此舉不只能帶動澳門自身科創水平的提升,也能讓澳門作為中心城市拉動大灣區產業發展。此外,對於本土的科創企業,特區政府可推出更為靈活和更大力度的扶持政策,讓有志在創新創業道路上奮進向前的澳門年輕人有更多的發揮空間和機會。
高新技術產業是澳門產業適度多元發展的重點,也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方向,澳門理應義不容辭。澳門回歸祖國已二十五載,是“一國兩制”最大的受益者,過去取得的成就離不開國家的關懷與支持。在未來的發展裡,澳門要從受益者的角色轉變成服務國家的貢獻者,勇敢擔當,埋頭實幹,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續寫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新篇章。
澳門學者同盟副會長 澳門理工大學“一國兩制”研究中心講師 梁淑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