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4年12月28日
第A16版:祝君健康
澳門虛擬圖書館

爸爸也是首次當爸爸

爸爸也是首次當爸爸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曾說過一句話:“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

心理治療師在面對小孩來訪者時,除了直接與

孩子進行介入工作,還可能跟父母溝通如何與子女相處、期望家長覺察到自身行為對關係帶來的影響等等。的確,父母的做法有時令人難以理解,甚至可能對孩子造成傷害。

想起一套經典韓劇《請回答1988》中的橋段:主角作為家中的老二,經常被父母忽略。有一幕,主角的父親對她說:“爸爸我不是生下來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所以,我女兒請稍微體諒一下。”這句話道出了他作為父親的辛酸與無奈。劇中的父母雖然很愛子女,但不擅言辭,也不懂用行動表達。這個片段揭示了一個事實——父母並非無所不能,他們也會犯錯,亦有掙扎和無助的時候。

孩子往往將父母視為理所當然的“超人”,因為自出生起,我們便完全依靠他們生活。我們小時候被教導要聽爸爸媽媽的話,所有的生存技能幾乎也是從他們身上學來的。然而,隨着我們成長,從青春期到步入社會乃至成家立室,不免會與父母有意見不合、衝突和磨擦。時間久了,親子間可能產生隔閡,甚至難以敞開心扉。或許我們曾對父母感到失望,但隨着自身漸漸成熟,親身經歷生活的繁瑣,面對艱難的選擇與壓力,可能會開始理解他們的立場與做法。如果能多詢問和聆聽父母年輕時的故事,了解他們的人生經歷,便能更好地改善與父母的關係。

社會上常有文章教導父母如何與子女互動,但我們無論是否成為父母,首先都是別人的子女。學會如何與父母相處,是一生的課題。隨着父母步入老年,固執和孩子氣的特質或會愈加明顯,我們可能會把最差的脾氣與最糟的一面留給最親密的人。因為過於熟悉,我們可能逐漸失去對父母應有的耐心和尊重。雖然本意是關心他們,但我們可能不自覺地用命令或奚落的語氣,就像在指正犯錯的小孩:“老人家不可以吃這麼多油膩的!”、“你怎麼又忘記吃藥了?”這些話即使出於善意,卻容易忽略父母的自尊。曾經的“超人”,也會因子女的不尊重而受傷。

成為父母雖然不需要考試,但當“爸爸”和“媽媽”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即使做得久,也不代表一定做得好,因為我們與父母的人生階段始終在變化,雙方的互動也會持續影響彼此的成長。無論是身為治療師、輔導員、老師,還是子女,希望我們都能對天下的父母多一點包容與尊重。即使面對我們心中的“超人”,也要保持好奇心與耐心,這是成熟愛的表現。而作為父母,無論在哪個年齡階段,也應在跌跌碰碰的學習過程中,給自己多一點關懷。

澳門心理學會 逆 水

2024-12-28 逆 水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84181.html 1 爸爸也是首次當爸爸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