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新屆政府關注弱勢醫療照顧問題
居民:物價高昂盼調升養老金
【本報消息】澳門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昨日探討對新屆政府工作的建議,有不少居民反映物價高昂,希望新屆政府調升養老金,亦有不少居民期望新政府更關顧弱勢社群的醫療及照顧問題,包括更精準提供照顧者津貼、增加殘疾人士社區就診免費額、加大長者醫療資助等。
民眾建澳聯盟副主席宋碧琪、澳大公共行政碩士課程主任陳建新、經濟學會副理事長曾澤瑤、歷史城區發展促進會理事長蔡志成擔任嘉賓。
廣開言路多聽意見
宋碧琪表示,社會和居民對新一屆特區政府充滿期待,現時社會各方面都有訴求,希望政府未來廣開言路,多聽意見,真正將政策制訂得更貼地。她指出,提前領取養老金的居民有十二萬多人,按此金額是低於維生指數,未來需要進一步完善養老金的體系,尤其在財政盈餘充足時可適當考慮社會對調整養老金的訴求;希望政府持續關注殘疾人士,認為山頂醫院急診有條件增加殘疾人士通道,提供便利。陳建新指出,養老金調整機制最初設計是先易後難、循序漸進讓制度更具針對性,但現時很多居民北上消費,難以反映本地綜合物價指數,政府需思考長者的通脹壓力來源;有需要研究設立長者消費物價指數,了解長者實際情況;照顧者津貼方面,建議參考香港的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計劃。他希望新政府持續優化電子服務平台,加強部門間數據信息化流動,並希望將家庭功能重新有序定位,讓相關社會保障體系運作得更理想。
中小企要思考轉型
曾澤瑤關注新政府如何做好配套,更好發展本澳“一加四”多元產業發展;認同本澳需要設立產業園,扶持未來大健康產業發展。他稱,不少商界認為政府推出刺激消費措施有一定成效,但不可能是長期措施,政策措施目的要保持居民消費意慾,中小企要把握時機思考如何轉型。他認為,消費者消費降級與經濟環境有關,包括收入減少等,但相信情況會慢慢好轉,中小企應因應市場需求調整產品及服務。蔡志成希望新一屆政府做好政策承接,又認為六大休閒企業活化片區成績可圈可點,希望做好引客入區,同時提前做好配套,減少對居民在噪音、環境、交通等影響。又希望政府研究如何吸引年輕人更好進入舊區,讓年輕人參與多元經濟。現時居民消費意慾明顯下降,但對小中商品消費依然存在,中小企可多了解市場變化,研究迎合市場產品,提高抗風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