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4年12月16日
第B16版:教思
澳門虛擬圖書館

懷念吾師黃紹倫教授

懷念吾師黃紹倫教授

驚悉吾師黃紹倫教授捐館,深感哀慟。

我與黃紹倫教授因澳門研究而結緣,因澳門研究而相知。

二〇〇五年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綜合生活素質研究中心(後更名為可持續發展策略研究中心)時任領導謝志偉博士的邀請下,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及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的專家,聯同澳門本地學者組成了研究團隊,以“澳門居民生活素質研究”為主題,展開了澳門回歸祖國以來最大型的入戶調查和專題研究。

正如教授在二〇〇五年在澳門所作之公開講座所述,“生活素質調查的社會意義在於不求完美,但求美好”。懷着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和憧憬,在教授的帶領下,研究小組着力通過系統的社會調查,反映澳門居民對不同領域的訴求和關注,以連續性的研究,記錄澳門自回歸以來在社會、經濟、就業、家庭、教育、居住、社會網絡、社會參與等方方面面的變化。

這項研究從二〇〇五年至二〇一一年共進行了七期,除了整體發展狀況外,研究小組亦就不同社會專題,如:新移民社會融入、博彩業發展與生活素質的提升、長者生活狀況及主觀福祉等當時社會所關心的課題進行焦點小組訪談。除此以外,研究團隊亦定期進行電話調查,期望使各界更好掌握澳門的社情民意,反映居民對不同領域的滿意度、需要和期望等,促進不同階層和界別對彼此間的認識,也為澳門的可持續發展探尋最大的共識。

在教授的籌劃下,相關研究成果結集成《澳門社會實錄:從指標研究看生活素質》、《澳門社會新貌:成就與挑戰》、《澳門特區新貌:十年發展與變化》及《構建澳門未來》等。與此同時,研究團隊也編製了《澳門綜合生活素質客觀指標體系》小冊子,使澳門各界更好地認識和理解綜合生活素質的定義和涵蓋內容、指標體系的架構以及數據的搜集方法等。無論是對政策制定者還是關心澳門社會發展的居民,相關研究均深具參考價值和意義。

二〇〇八年我加入可持續發展策略研究中心,有機會深入參與相關研究。從問卷調查到入戶安排,從焦點訪問到編撰報告,處處均體現教授和團隊的用心。每次入戶調查採樣近三千份,過程中所遇到的突發情況可想而知。黃教授事必躬親,悉力以赴,也正是在教授和團隊成員的鼓勵下,探訪員們克服種種困難,靈活應對各種情況,一次又一次順利完成任務。當年不少曾參與調研的學生入戶採訪員最後都走上從事社科研究的道路。在執行研究計劃的過程中,教授十分強調資深學者和年輕學人的切磋和交流,相當一部分直接參與編撰調研報告的年輕學人現已成為澳門政策研究的中堅力量,這可說是教授對澳門人才培養的一項貢獻。就我個人而言,也正是這段和教授工作和學習的經驗,使我立志從事澳門研究,以澳門人的視角書寫這座城市的故事,讓更多人了解小城的歷史變遷。

二〇一〇年中,我到港大報到入學。當時教授已近退休,故我得教授親炙的時間不長,但當時亞洲研究中心有定期研究聚會,我時時藉機向教授請益,切磋學問。在他的啟發下,我的研究方向從探索當代澳門社團和社會網絡不斷往前回溯,繼而專注於清末以來形成澳門社會治理模式的基礎。教授指引我走上跨學科研究的道路,並仍樂在其中。

對於提攜後學,教授重來不遺餘力。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在教授的支持和鼓勵下,吾師鄭宏泰博士及本人作為召集人,在香港歷史博物館舉辦“家族企業與婦女”研討會,並於會後把論文合集付梓,成為我第一本編輯的學術書籍。在教授的指導和組織下,二〇一四年七月我們研究團隊以“澳門對外關係”為分組主題,赴葡萄牙布拉加(Braga)和科英布拉(Coimbra)參加歐洲漢學學會所主辦的第二十屆雙年會,與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交流互動,暢論澳門古今的歷史、經濟、政治與文化。令我深刻感受到不要因澳門地小而妄自菲薄,應更好地認識“小小的桌子上唱出精彩的大戲”的深刻含意。

二〇一五年我入職澳門大學,教授為我親撰推薦函。透過文字,我更看到了教授細膩的一面。教授以出乎意料的記憶力,詳細地記述了與我相識、相知的所有細節,情真意切,文辭深醇,對學生的愛惜之意溢於紙外,至今仍珍視此函為推動我不斷前行的動力。

教授一生以學術為業,勤於耕研,在華人家族企業、社會網絡、生活素質及社會調查與研究等多個領域著述豐碩,其學可欽。以學術弘道,對社會永遠抱着關懷,以人文精神為本,為建設更美好的生活添磚加瓦,其人可佩。作為一位社會學家,教授永遠保持謙卑、開放、包容的態度以面對種種不確定和未知,並常常提醒後學要兼聽博采,對知識懷有敬畏,其心可敬。

有緣投於教授門下,是吾輩學子之幸。謹以此文向吾師黃紹倫教授致以最衷心的感激和最崇高的敬意。

梁佳俊

2024-12-16 梁佳俊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81895.html 1 懷念吾師黃紹倫教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