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書難
從三十三年前出版第一本書《秦漢方言》起,到而今步入花甲之年,出到了第二十本《文史繽紛三千年》。說起來似乎也是一件值得紀念的事情。呼朋喚友,觥籌交錯,不符合當下形勢與氛圍,也不符合我偏內向喜安靜的性格。那麼,就來作一篇文字,抒發一下多年以來鬱積於心的感慨吧。
《秦漢方言》出版於一九九一年一月份,當時我二十七歲。在同代、同行中算是出書比較早的了。旁觀者看起來好像不難,挺順利。難在過程的曲折,難在細節技術問題,難在自己內心的煎熬。書稿是在碩士論文基礎上擴展修改而成的,成稿於一九八八年秋冬之際。
年輕時不知天高地厚,先是向中華書局投稿。在編輯手裏一放就是大半年。託人打聽,說是手頭積稿太多,還沒有開始看。一位出版界朋友建議,把稿子轉到人民出版社。說無論採用與否,那裏都會快一點兒給答覆。
果然,不到兩個月,一九八九年三月份,答覆就來了。編輯很興奮地告訴我:我的書稿出版基本上不成問題。這令我非常意外。須知我那時不過是一個毫無背景、沒有出過書的無名之輩。再者,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前期,社會財富分配“體腦倒掛”的現象十分嚴重。讀書意味着貧窮,幾乎沒有人願意讀書。愛讀書的又苦於囊中羞澀,買不起書——一次在琉璃廠一家舊書店,邂逅文化部副部長高占祥,他都感嘆美術類圖書價格太高自己買不起——書籍出版遭遇空前困難。編輯解釋,我的書稿之所以出版基本不成問題,那是因為台灣著名的時報出版公司董事長到內地一些出版社尋求合作機會,在人民出版社看稿時選中了我的稿子。
(六之一)
亞 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