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南水”非得“北調”?
據澎湃新聞網消息:“南水北調”的構想,最早可以追溯至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二○○三年十二月三十日,中線一期工程破土開工,歷經十餘年的建設後於二○一四年十二月十二日通水。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建設工期漫長,面臨的工程技術難題極其複雜,並且建成投運後還要面臨洪水、乾旱和寒潮等極端天氣的考驗,為何非得“南水北調”?
調水前的一組數據可以闡釋南水北調的必要性。
首先是水資源的空間分配不均。調水前,全國水資源量的百分之八十一集中分佈在長江及其以南地區,淮河及其以北地區的水資源量佔全國的百分之十九,其中黃淮海流域的水資源總量僅佔全國的百分之七點二。
其次是人均水資源量的匱乏。黃淮海區域總面積一百四十多萬平方公里,總人口四點四億,國內生產總值約佔全國的百分之三十一,分佈着北京、天津、石家莊、鄭州等四十多個大中城市。然而,該區域人均水資源量僅為四百五十立方米左右。
已調五千西湖水量
作為世界最大跨流域調水工程,南水北調東線從江蘇揚州出發,十三級泵站牽引長江水攀越十幾層樓的高度,北至天津,東抵膠東半島,北上旅程長達一千四百三十二公里;中線以鄂豫交界的丹江口水庫為起點,依太行、穿黃河,潤澤華北平原。兩條清水長廊,溝通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縱橫渠系覆蓋京津冀豫蘇魯皖七省份的城市鄉村。
十年來,在科技賦能下,工程累計調水量超過七百六十七億立方米,相當於黃河年徑流量的一點五倍,也相當於調出五千多個西湖的水量,充分釋放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初步構築起中國“四橫三縱、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水網總體格局。
遠道而來的“南水”,有力改善了北方地區特別是黃淮海地區水資源條件和水資源承載能力,為沿線七省市四十五座大中城市提供穩定水源,受益群眾達一點八五億人。
有助沿線生態修復
除了解決區域性水資源緊缺的問題之外,南水北調還對工程沿線的生態修復帶來了諸多增益。
一泓清水永續北上。全面通水以來,東、中線一期工程積極開展洪水資源化利用,助力北方五十多條河流湖泊生態復甦。工程的水流貫通讓華北地區乾涸的窪、淀、河、渠、濕地重現生機,河湖水生態環境的自我修復能力得到大幅增強。一百一十八億立方米的水量讓沿線河流流動起來,這些地區的地下水位已經明顯回升,華北地區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地下水水位逐年下降的趨勢得到根本扭轉,初步實現地下水採補平衡。
環境的改善也為各類生物提供了棲息繁衍的“樂園”。號稱“水中大熊貓”的桃花水母,頻頻現身丹江口水庫;黑鸛、白天鵝、白鷺、蒼鷺等各類野生和瀕危保護鳥類在中線工程穿城而過的焦作市隨處可見;世界極危物種青頭潛鴨重返永年窪濕地安家築巢……眾多珍稀野生動物的頻頻亮相,就是南水北調工程生態效益的最佳注解。
南水北調工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南水”一路向北,滋潤廣袤的北方大地,更多效益還在逐漸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