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入心
新政府主官指軌道交通在進步城市必不可少,輕軌東線會從關閘延伸至青茂口岸,還會研究引向澳門半島“心臟地帶”。
世界大都市均建設軌道系統,城市越繁華,軌道系統規模越大。原因很簡單,城市繁榮意味貨物、人流的增加,所謂“路通財通”,固有的城規和路面,必定滿足不了,尤其澳門彈丸之地,又以旅客為經濟來源,客流運輸必定打困龍。世界各地一樣脫離原來的路面,鋪設軌道走地底或高架,優點是獨立運行不會塞車、運輸量大、準點準時。
軌道系統缺點是投資巨大、建設耗時、營運費也不菲,各地都以其他收益甚至公帑補貼。居民詬病輕軌投資與收入差天共地,是事實,但氹仔線通了媽閣,石排灣線和橫琴線相繼通車,乘客量明顯好轉,當然達到收支平衡還很遠,故東線及未來拓展至澳門半島其他區域還是要繼續,否則以前的便白投資了!
有個有趣的話題,研究輕軌引向澳門半島“心臟”,假如引向大三巴一帶,似乎只能走地底。但地上是世遺建築,地底網管交錯,怎走?如果輕軌走外圍——青茂、青洲、筷子基、內港至媽閣,一個大迴圈,在新馬路口(十六浦)設一站,下車經新馬路或沙欄仔便可往大三巴了,如何?
斯 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