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春節申遺成功
【本報綜合報道】據新華社快訊、央視新聞四日消息:正在巴拉圭亞松森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十九屆常會四日通過評審,決定將“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至此,中國共有四十四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總數居世界第一。
專家解讀文遺內涵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民俗學會副秘書長、“春節”申遺團隊成員朱剛是此次“春節”申遺工作的具體負責人之一,他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專訪時,解釋了“春節”這項文化遺產的內涵。
“我們在申報春節的過程中,嘗試從時間維度來定義這一項目——從小年開始,直至正月十五結束,從舊的一年跨入新一年的轉換過程。在此期間,人們會採取特定的文化實踐來確保這一過渡的平安順利,所以與春節相關的文化符號具有吉祥、和諧、美滿的寓意,蘊含着中國人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
朱剛指出,春節活動涵蓋口頭傳統、社會實踐、儀式慶典、傳統手工藝等多項非遺,體現了中國人對於文化時間與自然時間和諧關係的深刻認識。這種植根於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的知識和實踐體系,在不同歷史階段,對中國人的文化生活發揮着重要作用。最初春節只是一種年節通過儀式,後來進一步發展成為內嵌多種習俗、祭祀、娛樂活動且兼具傳統性與現代性的重要節日,如今已成為由全人類共享的文化遺產。
春節成聯合國假日
二○二三年十二月,春節正式被列為聯合國假日,“中國年”升級為“世界年”!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球已有近二十個國家將春節定為法定節假日,全球約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慶祝春節,共享歡樂喜慶的春節氛圍,感受絢爛多彩的中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