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4年12月01日
第C07版:澳門街
澳門虛擬圖書館

牽動東西方歷史的香料之路(十八)

圖四、布吉島上舊城區建築物

圖三、葡人於孟加拉灣的航道 (摘自第四部分文藝復興上)

圖二、印度果阿海畔 (Quishor Lotlikar提供)

圖一、印尼安汶島種植的可可豆

牽動東西方歷史的香料之路(十八)

一五二二年麥哲倫的船隊成功環球航行,另一位西班牙探險家,也是征服墨西哥的HernánCortés(艾爾南 · 科迪斯)卻將可可豆從南美帶回西班牙(圖一),朱古力“移民”到歐洲,並受到歐洲人的熱烈喜愛。後來,朱古力被西班牙人不斷改良,加入香草和肉桂等香料,倍加美味可口,在歐洲上流社會迅速佔據重要的位置。二戰時期,更成為歐美國家前線戰士必備的補給品。

葡萄牙據印四百多年

一四五四年,羅馬教皇尼古拉五世(NicolasV)頒佈諭旨,給航海權予葡國王子亨利,又稱殷理基皇子(InfanteD.Henrique),因此葡萄牙可以派遣航海人員前往東方地區。一四九四年六月葡、西兩國訂定《托德西亞斯條約》後,葡萄牙往東部進行海上探險的人不斷增加(注一)。一四九八年五月廿七日華士古 · 達伽馬(VascodeGama)首先繞過非洲抵達印度的喀拉拉邦的科澤科德港(Calicut)。然而,當地國王卻不歡迎這些來自遙遠國度的船員,但達伽馬還是成功帶回數量不少的胡椒,令葡國皇帝異常高興,並令他自己賺取可觀的利潤。

為了更好地掌握這個香料大國,“正德五年(一五一○年二月九日~一五一一年一月廿八日)十一月廿五日,葡萄牙軍攻佔印度果阿(Goa),遂建要塞於果阿(圖二),並以此為葡人東侵之根據地。阿豐索 · 阿爾布科爾科(AfonsodeAlbuquerque)出任葡印總督。為了在果阿建立一個永久性的葡萄牙人定居點,阿豐索 · 阿爾布科爾科總督下令對那些將要結婚和將與當地人通婚的葡萄牙定居者予以獎勵”(注二一五一○年葡萄牙人攻克果阿,僅佔領三個月卻遭到當地人的激烈反抗而撤退。同年十一月有“葡萄牙戰神”之稱的海軍大將阿豐索 · 阿爾布科爾科(AfonsodeAlbuquerque),率領強大的軍力攻佔果阿,並將果阿發展成繁榮的地方。此後印度南方的穆斯林教徒前往麥加朝聖,也以果阿為出發地,令果阿成為更繁榮及重要的地方。

葡萄牙統治果阿、達曼(Daman)和第烏(Diu)後不斷推廣天主教,使當地居民從印度教轉為天主教徒。後來英國人在印度的統治範圍愈廣及強大,葡人僅能控制原來佔領的地方。雖然如此,葡國統治印度的時間比歐洲任何一個列強國家更久,長達四百五十一年,法國為二百八十六年、荷蘭二百二十年,而英國僅為二百年光景,但論對印度影響最深及最大非英國莫屬。尤其在語言方面,英語補救了當時沒有統一語言的印度,至今仍然成為這個國家的官方語言之一。

葡人沿印度東岸擴展

葡萄牙在印度佔領了數塊“飛地”後(注三),向東發展的步伐並無停止下來。一五○六年葡萄牙遠征艦隊抵達錫蘭(斯里蘭卡),在當地獲得大量的桂皮運回葡國。

隨着船體的設計及技術不斷改進,船隊的數量及出航次數也不斷增加,加快了地理大發現的速度。一五一一至一五一二年間,曾經發現馬德來群島的João Gonçalves Zarco率領船隊,橫越孟加拉灣到達孟加拉最大的港口“吉大港”,中南半島五個國家已經歷歷在目(注四)。

葡人中南半島的足跡

葡萄牙人的船艦從孟加拉“吉大港”不斷向東挺進,沿着海岸線到達中南半島近海的國家,包括緬甸、暹羅和柬埔寨(圖三)。他們的航海路線在文獻中有所記載,而且從遺留下來的建築文物可以了解葡人曾經經過及逗留的地方,例如港澳人的熱門旅遊地點布吉島,島上舊城區保存不少帶有南歐葡國色彩的建築物(圖四)。

然而,比建築物更為重要的憑證是大航海時期葡國航海者留下的葡人混血群體。當時葡國人經過的海岸線,除了為船上補給物品,大抵會逗留下來,甚至與當地婦女通婚,他們的後代成為葡裔社群,就如澳門土生葡人的狀況。這種情況乃屬政治手段及解決船員的需要。“為了迅速殖民和樹立鄉土觀念,葡萄牙駐印度總督開始大力贊助葡人同當地土著婦女通婚。據史學家研究,土生葡人最早並不是葡萄牙人與華人結合的產物。許多葡萄牙的商人和海員來到東方,由於往返困難,長期在外漂泊,又受到國家的鼓勵,他們最先是與以果阿為中心的印度沿岸的當地婦女通婚或是非法結合,這樣就產生了很多早期的歐亞混血兒。進而,葡萄牙人又與馬來女子和帝汶女子結合”(注五)。

因此毫不例外,葡人航海經過的緬甸、暹羅、柬埔寨和越南也會出現上述情況,而且他們的混血後代至今存在,這些群體為研究葡人來到亞洲提供了很好的“活資料”。例如孟加拉吉大港與緬甸若開邦(阿拉干)接壤的地方,居住一班“Baingyi”人(或稱葡緬人),是一個葡亞族群,部分是十六世紀和十七世紀在緬甸(以前的緬甸)的葡萄牙僱傭兵的後裔(注六)。

此外,泰國曼谷的Kudeejeen屬於葡裔社區,而越南的海安郡為葡人於一五一六年踏足的地方,一五二八至一五九四年期間則來到柬埔寨。根據一位葡萄牙作者Miguel Castelo Branco二○○九年撰寫的一篇文章《五百年葡國與泰國》(500 Anos Portugal-Tailandia),內容描述於一八三○年期間,葡人與當地婦女生下的混血社群,在當地的名稱及人數如下:緬甸“Bayingyis”(巴音依人)為三千人;泰國曼谷“Portuguet”約二千人;柬埔寨“Katholic”為一千;越南“Hoalang”人數不詳。有關情況留待下集詳述之。

注釋:

一、有關《托德西亞斯條約》,參閱本文第八集“葡西兩國瓜分世界”中的內容。

二、《葡萄牙軍攻佔印度果阿》,澳門記憶(MemóriadeMacau),澳門基金會,2019/01/15。

三、“飛地”是人文地理中的術語,指一個國家境內有一塊隸屬其他國家的領域或區域。

四、中南半島五國包括越南、泰國、緬甸、柬埔寨和老撾。

五、《澳門的土生葡人》,魏忠,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第4段第三行,2005。

六、《班吉斯》,維基百科https://pt.wikipedia.org/wiki/Bainguis。

文、圖:陳力志

2024-12-01 陳力志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78788.html 1 牽動東西方歷史的香料之路(十八)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