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4年12月01日
第B08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隨筆)寺門半開

寺門半開

兩次經過位於澳門三巴仔街的功德林,這小小寺院的大門都只是半開的。

第一次經過時,心裡一半懷疑這是否私人地方不宜擅自闖入,可在心裡另一半好奇心的驅使下,還是踏入了寺門。那次不敢亂走,只站在玻璃天花的亭院中,看到一把棕色木雕大扇,還有一棵掛滿紅燈籠的大樹。陽光充沛,人煙稀少,在鬧市中顯得格外清淨。

十月一個明媚的周末早上,再度踏入功德林,這次是堂堂正正地參加由“澳門記憶”主辦的一個記憶沙龍講座:“禪院女學——功德林與嶺南地區首家女子佛學院”。該寺院由觀本法師創於民國時期,這個看似隱世的小寺院原來來頭不小。裡面數千件文獻繼二○一六年成功入選《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名錄》後,去年《澳門功德林寺院檔案文獻(一六四五——一九八○)》更進一步成功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記憶(國際)名錄》。講者楊開荊博士在講座中分享,申遺過程不易且漫長,每個國家都有名額限制,中國數千年文化長河,當中珍貴文獻數不勝數。面積雖小的功德林作為嶺南地區首座女子佛教學院,在舊時代推動婦女地位、啓蒙智慧上,具有特別的意義。乘着近年性別平權的普世價值觀,這成為成功申報的優勢之一。

到藏經閣近距離參觀那些文獻真跡更是難得。尤其在這個事事物物愈趨數字化、虛擬化的當代,能親身走一回寺院,親眼目睹一些高僧(如印光法師)及歷史人物(如梁啓超)的手稿、親筆信函、古緬甸文貝葉經、鉅細無遺的帳簿、有别於五線譜音樂記譜法的佛經誦譜等,這些保存得宜的物件都承載着過去的一部分歷史。

“每一件文獻都是一個故事,都有更深的東西可挖掘。”當講者自然流露地說出這句話時,我能感受到她眼中有光。

UNESCO世界記憶網站上列出了“世界記憶計劃”的三個使命:(一)促進世界文獻遺產的保護,尤其是在受衝突和/或自然災害影響的地區;(二)在全世界範圍內實現對文獻遺產的普遍獲取;(三)提高公眾對文獻遺產重要性的認識。至於“全世界的文獻遺產屬於所有人”這句讀來言之鑿鑿、真理般的表述,在重複讀了數遍後,我仍在思索、消化中。

踏出寺門數天後仍在想,不知澳門功德林寺院的大門是否總是只半開,抑或總是半掩?仿如“半杯水”那半空也半滿的心靈哲學,或許它正低調地呼應着那“來者不拒,去者不留”的明鏡般心境禪思?

言 寺

2024-12-01 言 寺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78738.html 1 (隨筆)寺門半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