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烈士遺骸安葬瀋陽
【本報綜合報道】據新華社、中新社、澎湃新聞二十九日消息:第十一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安葬儀式,二十九日上午在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舉行。四十三位為保家衛國英勇犧牲在異國他鄉的志願軍烈士遺骸在這裡安葬。軍樂隊再次為四十三位英烈奏響國歌,航天英雄楊利偉、奧運冠軍武大靖等現場齊唱,向英烈致敬。
鳴槍十二響致敬
退役軍人事務部黨組書記、部長裴金佳出席儀式並致祭文。遼寧省委副書記、省長李樂成主持儀式。解放軍儀仗司禮大隊奉命執行安葬儀式禮兵任務。
蒼松翠柏之間,黑色花崗岩雕成的烈士英名牆環繞着紀念廣場,在冰點以下的氣溫中更顯肅穆。上午十時許,儀式正式開始,禮兵護送烈士遺骸棺槨緩步進入紀念廣場,全場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致祭文後,全體人員向烈士遺骸三鞠躬。二十七名禮兵鳴槍十二響,向志願軍烈士致以崇高敬意。
《思念曲》奏響,禮兵們抬起志願軍烈士棺槨繞廣場半周,緩緩走向安葬地宮。全場人員排起長隊,向烈士獻花致敬。
中央宣傳部、中央對外聯絡部、外交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退役軍人事務部、廣電總局、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和遼寧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瀋陽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駐瀋解放軍、武警部隊負責同志,抗美援朝烈士家屬代表、航天英雄代表、奧運冠軍代表、文藝工作者代表,以及中央和國家機關青年幹部代表、部隊官兵代表、港澳台師生代表、青少年學生代表等近三百人參加儀式。
十一月二十八日,第十一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由中國空軍專機從韓國接回至遼寧瀋陽。二○一四年至今,累計有九百八十一位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在這裡安葬。
“我上小學的時候,課本裡就有黃繼光、邱少雲、羅盛教這些烈士的故事,上中學的時候會學《誰是最可愛的人》。”作為軍屬、烈屬,瀋陽大學教師吳畏說,參加當天的安葬儀式,她的心中百感交集。
環顧三米高的英名牆,十七萬餘個金色的烈士英名在寒冬的陽光下閃爍,郎慶霞的哥哥郎德富就在其中。她告訴記者,噩耗傳來後,父親曾騎馬到鴨綠江邊尋人,因為他不相信自己的兒子犧牲了。迎回哥哥的遺骸,不僅是郎慶霞的夙願,也是她父母直至去世都放不下的心事。
“這些志願軍烈士離開家鄉已經七十多年,他們走的時候離開妻兒,也有的是很小就離開父母。”吳畏表示,烈士的父母們也希望子女的遺骸能回到故里,但許多人直到去世也沒能實現這個願望。
目前,退役軍人事務部已為二十位迎回的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確認身份、找到親人。退役軍人事務部烈士紀念設施保護中心(烈士遺骸搜尋鑒定中心)黨委副書記奚玉峰近期受訪時表示,將適時向社會公佈在韓志願軍烈士身份確認成果。
“讓哥哥回到祖國的懷抱,回到自己的家鄉,是我一生最大的夙願。”郎慶霞也表示,會一直堅持尋找,等待哥哥回家的那一天,“直到我生命結束”。
老兵迎戰友回家
當天安葬儀式結束後,許多民眾走進烈士陵園,再來看望那些曾經的戰友,那些遠去的親人,這些“最可愛的人”。其中就有從外地趕來瀋陽的志願軍老戰士張玉明。
張玉明已年逾九旬,他身穿綠色的老式軍裝,胸前佩戴着許多獎章。時至今日,老人還能清楚記得那段崢嶸歲月。今天,曾經的戰友們終於回家了,老人說,“我也覺得高興,心裡也覺得踏實,這說明他們當初沒白付出。正是有了他們的付出,才有我們的今天。”
蒼松有幸伴忠骨,後輩兒孫將永遠銘記先烈的犧牲與奉獻。如今,吳畏的女兒、女婿都已成為軍官。她希望孩子們用所學回饋社會和家庭,獻身國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