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4年11月25日
第A08版:澳聞/特刋
澳門虛擬圖書館

科學館極地展推動保育意識

展示極地探索歷程外,亦有雪龍二號模型詳述國家科研成果。

展出了科研人員探索極地時所留下的筆記和用具

何建宗

科學館極地展推動保育意識

南極與北極作為地球兩極,到底有怎樣的景緻和秘密?其在國際交通和戰略中又扮演甚麼角色?極地冰川融化又是怎樣影響到千里之外的我們?通過澳門科學館的“極地科研與可持續發展”特備展覽,各位讀者或許都能找到答案。

南極科考四十周年

二〇二四年標誌着中國南極科考四十周年,我國第四代自主建造並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極地科考船——雪龍二號在南極科考期間,協助成功建設“秦嶺站”,為中國極地科考寫下新篇章。為慶祝這一里程碑,澳門科學館、澳門綠色環境保護協會、綠色未來基金總會及香港極地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美高梅贊助的“極地科研與可持續發展特展”於澳門科學館展覽中心中庭展出。

合辦展覽的綠色未來基金總會主席暨香港極地研究中心“紫荊站”創辦人何建宗介紹展覽時表示,“認識極地、保護極地、利用極地”是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主張定向,極地不但含有豐富的淡水資源,冰川之下更蘊藏大量礦物及化石能源,資源豐富外也是維護生物多樣性的重點區域;儘管南北極地理位置遙遠,但極地溫度變化及冰雪溶解卻會牽動全球的氣候轉變、海洋流動和生態平衡,對遠洋漁業和碳匯具有重要影響外,更會影響到千里之外的我們;因此他期望能透過和科學館合辦今次展覽,向澳門公眾傳達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同時讓青少年了解國家所取得的極地科研成果及多項關鍵創新技術。

展示採集珍貴樣本

今次極地展覽除展示自一九八四年以來中國的極地考察歷史及考察站點建設歷程外,也展出雪龍二號極地科考船的1:100模型,並且有三段在南北極拍攝的科普影片分別於展場內及科學館的天文館播放,以讓觀眾更立體地認識國家科技進步及在極地考察上取得的種種成就、進展。

同時,展覽也展出多個何建宗赴極地科研時收集並帶回的珍貴樣本,包括企鵝和斯瓦爾巴德群島馴鹿的骨骼、南極磷蝦、企鵝蛋、南極地衣等化石及樣本。同時也展出他在探索極地時所寫下的筆記、所穿著的裝備、用具、採集儀器及化學實驗樣本等,讓觀眾能通過這些展品了解極地生態和環境,以及科學家們在極地進行科研時所面對的艱辛與困難。

澳門科學館展覽中心中庭舉辦的“極地科研與可持續發展特展”將持續至今年十二月一日,等待各位讀者一同探索、了解到新時代國家在科技創新方面的進步,極地可持續發展,以及海洋和極地安全方面的基礎知識,從而 “認識極地、保護極地、利用極地”。

2024-11-25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76814.html 1 科學館極地展推動保育意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