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筠的獨特藝術世界
——寫於“超扁平”作品展開幕之際
二十年前,我對林子筠的水彩畫印象特別深刻:那些縱橫交錯色塊中留白的痕跡,似乎就是華夏傳統繪畫的“飛白”效果,而濃烈的色彩搭配,又具有濃郁的嶺南風韻,但是她的畫面最能吸引人的是根植於澳門土壤的想像力。青少年時代走來,林子筠曾有各種藝術技能的訓練,從早年水彩畫《石級街道》、《節慶系列》到今年入選“全國十四屆美展”的油畫《呼應》,顯示她長期對西洋繪畫媒材的專心探索,但她一直重視百川歸海,自北京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畢業後嘗試過素描淡彩、水墨設色、工藝製法等諸多創作實踐。目的就是要與時俱進,突破自我,也就是藝術家的披荊斬棘之路。
如今,這位澳門藝術家兼策展人,終於為人們帶來一個全新的視覺饗宴。本次展出作品以澳門歷史建築為基本元素,強調了數十年來親歷的城市變遷與生命境遇。這裡我們可以隱約看見紅街市商場、葡式住宅、愛都酒店、十六號碼頭、南灣舊法院等地標性景觀,又似乎進入了一個神秘的海市蜃樓——可以收穫美的快樂但倘是一種夢中意象。林子筠自定的畫展“超扁平”主題,在本人看來,既是她長時間藝術經驗的積累,即上述水彩畫優勢的擴張,例如《1951》、《1936》中的白色與淺白依然是傳統水墨畫中“空白”語言的精緻化,恰到好處的白色點綴令人產生豐富的想像。又如《1948》、《1929》圖中,紅橙與藍紫色彩對比則是本地民情風韻的顯露,對比色組合在一個畫面中雖有衝突,卻也能讓觀眾享受和諧穩定。但她的“扁平”意念並沒有讓作品失去體積與份量,強烈的視覺衝擊效果能夠讓現場觀眾獲知:澳門中西文化融合變異的數百年城市遺產,是藝術家創作靈魂的真正源頭。透過長期觀察的積累,作者以最簡潔的設計風格概括建築整體造型,例如方形、長方形、圓形、多邊形及排列組合,使畫面具有抽象圖案之美。同時又緊緊抓住某一樓館的屋簷、門窗、柱式、外表肌理特徵做深入表達,如《1941》中歐式百葉窗,自然流淌水漬及細膩變幻色性;又如《1929》中牆飾、門窗、房簷,物體造型與圖像構成之巧妙,空間之無際;再如《印記》是無數重複產生的萬物循環往復的感受,這些都使“超扁平”走出了語詞本身的意義。原本看似平面的藝術完全走向了生動活潑的立體世界,走向了人生至關重要的精神世界,這就是一種不平凡的“超扁平”世界。
東西方藝術精神在澳門匯流,也在本次“超扁平”作品展中得到了充分發揮。恭喜林子筠新作品的轉型昇華,同時期待她始終發揮與延續自己的獨特優勢。
浙江理工大學美術系教授
莫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