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濟樓外廣濟橋
圖/文:鄧偉然
廣濟門城樓,俗稱廣濟樓,位於廣東省潮州市舊城區以東韓江之畔。廣濟樓始建於明代洪武三年,廣濟樓是一座三層歇山頂重檐宮殿式的城樓,是潮州古城七座城門最壯觀的一座。廣濟古城樓經歷六百多年歷史,歷代均有不同程度的維修,二〇〇四年當地政府對廣濟樓作全面整修後,其風貌一直保持至今。
廣濟樓樓高三層,現時一、二樓層作為廣濟橋歷史陳列館,三樓存放一尊鑄造於南宋年間的大銅鐘,以供遊人觀賞。登上廣濟樓臨江遠眺,煙波浩渺,群山疊翠,有潮州內八景“東樓觀潮”之勝景。近在咫尺之間的廣濟橋遊人多如過江之鯽,綜觀廣濟橋南北上下,緣何寬闊的韓江上並無舟楫往來呢?
橫亙在韓江東西兩岸的廣濟橋,俗稱湘子橋,始建於南宋乾道七年,當時以八十六隻梭船架設為浮橋,利通閩粵商販行旅。後來浮橋幾經改造,直至明朝嘉靖年間,形成今天的“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格局。
所謂十八梭船就是可作浮橋的船隻,現時每天上午十時梭船就以三隻為一組,移到兩岸橋墩中間,用鐵鏈串連成浮橋供行人過橋。下午五時撤走梭船讓韓江南北上下船隻通航,如此運作已有數百年歷史了。而二十四洲就是橋墩上建有不同形式的二十四座亭樓,其可讓行旅遮避風雨、售賣旅遊紀念品等。
廣濟橋為浮樑結合橋,橋長五百多公尺,橋西岸設橋墩七座,東岸設橋墩十二座,橋墩之間由石樑接駁成橋。橋墩上則建有款式多樣的樓亭,橋中間航道浮橋由十八隻梭船組成。浮橋能開能合,橋樑設計具劃時代的意義,近代中國橋樑專家茅以昇先生譽廣濟橋為中國開合橋之首,亦是中國四大古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