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4年11月08日
第C08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雜 談)活到老努力到老

活到老努力到老

也許是澳門國際馬拉松將至的原因,清晨澳門街上的跑者明顯增多,當中除了中、青年人外,也不乏活力四射的銀髮老者。全程和半程馬拉松比賽一般都設有最低年齡限制,卻大多沒有上限,因此賽道上的高齡人士並不罕見。不久前結束的二○二四年第五十屆柏林馬拉松,有兩位年齡最大的參賽者格外引人注目。八十二歲的彼得 · 巴特爾是首屆柏林馬拉松的參賽選手,今年已是他的第四十六個柏林馬拉松,用時八小時五十九分,老人家衝過終點之前俯身親吻地面的感人一幕通過網絡瞬間傳遍全球。另一位同樣八十二歲的參賽者是一九七四年首屆柏林馬拉松的冠軍君特 · 哈拉斯,以七小時○二分完賽。

兩位老將的行為讓人們對生命和跑步更加充滿了敬意,也使我不禁想起澳門科技大學二○二四年度畢業典禮上,全場的焦點都投向了獲頒歷史學博士學位的“八○”後畢業生李業飛。在成為該校有史以來最年長的博士之前,人稱“飛哥”的李業飛已經是澳門頗有名氣的資深傳媒人和文化工作者,其通過孜孜不倦探尋文獻資料所著的《煙雨青洲四百年》讓我對“澳門故事”又多了一分感悟。校方稱讚他是終身學習、篤行致遠的典範,而飛哥直言讀博的目的只是為了讓所熱愛的歷史研究能夠更加專業化。

活到老努力到老的例子不勝枚舉,據說世界上年齡最大的博士學位獲得者是一位一百○二歲老人,《澳門日報》副刊新園地“筆雯集”專欄的作者冬春軒今年已九十八歲,卻持續幾十年每天一篇短文,內容多引經據典、以古喻今,是吸引我每天閱讀“澳日”的動力之一,只可惜一直無緣得見。

有一年隨澳門代表團參加烏鎮互聯網大會,某場分論壇的發言嘉賓邀請了“琉璃工房”創始人楊惠姍和張毅。這對上世紀七十年代紅遍台灣的名演員、名導演夫婦介紹說,創辦琉璃工房的主要目的是張毅希望楊惠姍在六十歲以後仍有一個能夠從事的事業,畢竟美女明星一旦青春逝去很可能就光環不再。看來張毅對楊惠姍的確是真愛,而楊惠姍也沒有讓張毅失望,終於將“琉璃”這一中華傳統工藝發揚光大,琉璃工房現已成為國際著名的中華文化品牌。那場“兩岸四地”的論壇原本還邀請了澳門一位政府官員作為發言嘉賓,因其臨時有事未能出席,代表團於是命我頂替上場。這位官員還有一個身份是知名作家,尤其擅長戲劇創作。論壇組委會負責對接的工作人員是一位年輕女孩,恰巧是這位作家官員的粉絲,聽到“偶像”不能出席後難掩失望,卻不知眼前就是那位“替補”,還向我打聽新的代表有何專長,發言會否精彩。我坦誠相告其“一無所長”,決不代表“澳門水準”,女孩聽後更加沮喪。同樣落寞的還有我,看來人一定要有一技傍身甚至多才多藝,如此不但要“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八十、九十乃至百歲也應該生命不息、學習不止,正所謂見賢思齊吧。

一水間

2024-11-08 一水間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73453.html 1 (雜 談)活到老努力到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