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4年11月06日
第C09版:蓮花廣場
澳門虛擬圖書館

七十五年校史中閃閃生輝的愛國精神

本澳愛國教育形式多樣,生動靈活地學習《憲法》和澳門基本法。

七十五年校史中閃閃生輝的愛國精神

——以二○二三學年東南學校公民科為例

【摘要】澳門回歸廿五周年,在祖國的關懷下,在澳門特區政府的領導下,在教育及青年發展局的支持下,東南學校一直在愛國愛澳教育工作上奮進,厚植學生的家國情懷工作做得扎實,成果豐碩。特別是以公民科為例,秉持愛國愛澳的核心價值觀,無論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堂外,公民科都重視《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學習和宣傳,配合教育政策、學校推廣愛國主義教育。並且公民科高度重視培養青少年愛國愛澳力量,通過形式多樣、生動有趣的愛國教育活動,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當中,增強他們對家國情懷的理解和傳承,講好我國的英雄事跡、好人好事,弘揚澳門年輕一代的愛國精神。

一、前 言

澳門著名教育家畢漪汶是澳門東南學校的校長,她是一位富家女,以赤誠之心和睿智眼光接受朱裔榘邀請,接辦東南學校。一九四九年,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她敢於在葡萄牙人統治下,堅持愛國理念,在東南學校升起五星紅旗。一九九七年畢校長用自己名義註冊成立的“澳門東南教育促進會”,她匡扶教育、惠澤桑梓,譽滿濠江。七十五年來,東南學校秉承畢校長愛國愛澳的精神,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社會棟樑。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七十五周年,又是澳門回歸廿五周年,廿五年來,“一國兩制”在澳門成功實踐,成為世界的一個示範窗口。澳門愛國愛澳教育深入人心,成績斐然。究其原因,自回歸以來,澳門特區政府制訂了一套全方位、持續深化的教育政策,如以愛國愛澳為教育主線、開設《品德與公民》課程、建立各種拓展愛國主義活動、加強與內地教育部門合作等一系列教育政策,增強學生對國家的意識和對國家的認同感,彰顯了愛國愛澳的成功教育。

今年也是東南學校建校七十五周年,二○二三學年公民科開展了一系列愛國主義的教育活動,如:從課堂上推動愛國主義教育的做法,從課堂外學習《憲法》和澳門基本法的方法,從善用各種重大活動厚植家國情懷,走出課堂,感受“山與城”等。公民科長期堅持以上教學特色,培養澳門年輕一代認識國家的發展趨勢和發展前景,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激發他們心向祖國、為國效力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課堂上推動愛國主義教育的做法

在《非高等教育中長期規劃(二○二一至二○三○)》四個重點發展方向中2.1.1規定,“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認識到個人發展與家庭、與社會、與國家、與全世界之間的關係,通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國情、中華文化及跨文化的認知和理解,學習道德實踐和公民意識,培養具備良好品德、有良知的社會公民。”

多年來,公民科積極配合第15/2014號行政法規《本地學制正規教育課程框架》的要求,開設初中兩節、高中一節的《品德與公民》。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二○一四年十一月決定,將十二月四日訂為國家憲法日。根據新時代社會發展的趨勢,優化課程設置,配合教育當局開發新的教材,在初中部推動《憲法》和澳門基本法教學活動和宣傳,師生共同探討兩法,如在初一級和初二級開設《憲法》探討課;在初三級開設澳門基本法研習課,幫助學生不但理解“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以及“五十年不變”等方針政策,而且協助學生認識《憲法》的內容,了解《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教師採取多種教法,與學生共同探討《憲法》,促進學生正確理解兩法,自覺履行守法義務。

在公民課教學過程中,合理安排其他教學內容,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國徽、國歌;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和區徽等教育活動,培養學生的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根據各種節日或紀念日,如“九一八”事變、十月一日國慶節、十二月四日國家憲法日、十二月十三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十二月二十日澳門回歸紀念日、三月三十一日澳門基本法頒佈紀念日、四月十五日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等進行相應教學,增強他們認識國情國史、銘記歷史,維護國家安全,成為愛國愛澳的好青年。

三、課堂外學習《憲法》和澳門基本法的方法

回歸後,東南學校十分重視推廣《憲法》和澳門基本法,除了公民課堂上學習相關法律知識外,還在校園內以多種形式開展兩法的宣傳教育活動。

二○二三學年公民科與美術科、電腦科、德育處和教務處共同進行跨學科合作,舉辦了一系列《憲法》與澳門基本法校園推廣計劃,舉辦了“填色比賽”、“攝影比賽”、“兩法一扇牽”、“初中《憲法》探討課”、“兩法知識推廣比賽”、“法律講座”等各項活動。全校師生共同參與,覆蓋面廣,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學生寓學於樂,寓玩於教,加深了學生對《憲法》和澳門基本法的認識和理解,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舉辦相關活動比起在課堂上講解法律條文,讓學生更感興趣,大大提升了他們的參與度和投入度。

學生在學習《憲法》和澳門基本法時,除了課堂學習外,還結合社會實踐、時事討論和生活實際進行,這樣學得更深入、活潑、具體。同時設兩法推廣大使,教師充分利用一切機會和可行活動,使兩法的學習滲透到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去,如廣播宣傳、學校官方公眾號宣傳、攝影比賽、知識推廣比賽、問卷調查等一系列以作為主題之相關活動,讓同學對兩法有更深刻的理解,樹立學習兩法的觀念,提高學習法律的意識,並藉此活動鼓勵同學參與社會活動,關心澳門。此外,在校園推廣《憲法》和澳門基本法亦可發掘學生的潛能、發揮他們的創意,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增強他們愛國愛澳的情懷。

四、善用各種重大活動厚植家國情懷

為了厚植東南師生的愛國情懷,培育特區新時代的好公民;為了維護國家核心利益和重大利益的安全,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從而推動澳門教育高品質發展,公民科善用各種重大活動厚植家國情懷。

(一)學習和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活動

二○二四年一月一日起,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以下簡稱《教育法》),規定了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內容、涵蓋思想政治、歷史文化、國家象徵標誌、祖國壯美河山和歷史文化遺產、憲法和法律、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國家安全和國防、英烈和模範人物事蹟等方面,另外,亦對港澳台同胞等不同群體的愛國主義教育作出相應規定。

二○二四年一月十五日和四月十九日,公民科、歷史科、地理科、學生會和教聯會聯合組織了兩場學生和教師的培訓活動,第一場主題為:“弘揚愛國精神,培育新時代青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東南師生座談會”;第二場主題為:“認識愛國主義教育法,厚植家國情懷”教師培訓──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

兩次活動的成員包括學生會全體成員、各班正副班長、全校中小幼教師為主,並特邀了教聯會、史地公科組、學校行政和東南教育促進協會理事、澳門大學法學院江華教授等代表。活動內容包括介紹《教育法》的重點內容,各小組自訂題目討論和發言,以及特邀小組代表、教師、嘉賓和行政等發言。

1.學習《教育法》後,增強了學生的愛國情懷。

通過學習《教育法》後,高三A黃景培認為:“在新時代面臨的國內外形勢和任務下,我們需要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傳承並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以凝聚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礡力量。”高二B蘇祐鉦和相沛東認為,“我們需要學習愛國主義教育,培養他們對民族和國家的感情,鼓勵他們成為國家的中流砥柱,把愛國之情轉化為奮鬥的動力,為國家的建設和民族的復興作出貢獻。”高三A歐立峰認為,“《教育法》不僅是為國家奮鬥而出,更是保障了人民安穩的生活。例如澳門居民能夠享有內地高校保送資格,歸功於《教育法》的支持和保障。”初一A伍淑堃認為,“學校應該提供多元化的學習機會,以拓寬學生的視野,還要強調公民意識和責任感,培養學生對國家和社會的關懷。”

2.培訓後提升教師的愛國情懷

地理科馮業楓老師和歷史科黃偉倫老師指出,“在課堂教學上宣傳《教育法》,讓學生了解國家的發展歷程,知道我國基礎建設和科技的巨大進步是非常有效的運用各種平台和多媒體。要向學生展示我國的壯麗山河、文化遺產和國家建設,要跨學科融合教學,知道中國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的重要性。四大文明古國都是大河造就的文明,但唯獨只有中華文明沒有中斷流傳至今,事實證明優秀的中華文化是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傳承的,應該讓學生打從心底認同中華文化,並對中華文化感到自豪。實際上任何學科有自身的學科特性和學科要求,史地公的學科功能本身就決定了我們科組,肩負起培養學生家國情懷的責任。”

教聯會主席謝友老師指出,“座談會的內容非常豐富,而東南從不缺席愛國主義教育,它是澳門第一批升起五星紅旗的學校。《教育法》不但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的安居樂業,而且讓學生們有更多的機會去學法、去熱愛祖國。”

史地公科組長袁金淑老師指出,“座談會培養了學生對國家和澳門的責任感,未來在不同的學科中,着力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和國家安全教育的內容,只有祖國強大,我們才能過上幸福的生活。”

教促會理事張偉移指出,“東南學校數十年堅持愛國教育,這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正確事情。學校把學生培養成國家的驕傲、民族的希望,成為國家偉大事業的接班人。”

校長楊燦基指出:“作為一名校長,我有責任推動《教育法》,而不僅僅是我一個人推動愛國教育,更需要全校共同參與。《教育法》弘揚民族精神,壯大愛國力量,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魯迅說過:“愛國者的言辭是最有價值的。”這兩次《教育法》的座談會,培養了學生學法、研法、講法、懂法和守法的意識。愛國主義是一種強烈的情感和責任感,只有國家安全,我們的家才安全。因此,國家的繁榮和穩定離不開每一個公民的愛國心,這兩次活動激發了師生對國家發展的關注和參與,深刻體會到每個人都可以為國家作出貢獻。

(二)善用比賽,讓學生正確理解“一國兩制”的意義。

二○二三學年,公民科組織學生參與了不同政府部門、各大社團舉辦的普法比賽,例如紀念《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頒佈三十一周年之我與《憲法》和基本法演講比賽;“憲法與基本法校園推廣計劃”比賽;“普法新TEEN地”青少年法律推廣月校園寫作獎勵計劃;基本法演示文稿PowerPoint設計比賽;認識《憲法》與澳門基本法網上問答遊戲;“我心中的網絡安全”短視頻比賽;銀娛澳門盃──第十六屆澳門青少年國情知識競賽;第十四屆青少年外交知識競賽;“識法講法”青少年演說大賽等一系列比賽活動。

在青少年法律推廣月校園寫作獎勵計劃中,有普法文章發表於《澳門日報》學生版,如:高二B許婕妤《居民共融與社會進步的守護者》、高二B鄭雅怡《心有戒尺 方能遠航》、高一B洪藝妍《友誼的橋樑》、高二A藍斯敏《憲法》《澳門基本法》與我、高一B楊諾盈《澳門基本法》賦予我們平等權、高二B梁嘉儀《以法之名 鑒中華之光》、高一B朱鎬庭《法律與我》、初三A林知樂《百花齊放的澳門》、初三A容嘉琪《公民自由的保障》、初三C曹凱盈《奉公守法的重要》、初一B霍灝揚《法治穩固的基石》等。

愛國愛澳是澳門社會的核心價值,以上多元的比賽活動,確保了學生深入了解《憲法》和澳門基本法。高二B許婕妤指出:“基本法的存在使澳門成為一個穩定、繁榮和寬容的社會,為我們的個人幸福生活提供了堅實的保障。”高二A藍斯敏指出:“加深了我對兩法的深刻認識,明白‘一國兩制’的核心價值觀,以及中央全面管治權等內容。它旨在培養青少年的家國情懷,深化對國情的認識,傳承‘愛國愛澳’的傳統,肩負起推廣兩法的使命。”

鄧小平曾說:“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着我的祖國和人民。”《憲法》對人民、澳門作出強大的作用力,《憲法》與澳門基本法的關係是同母子般的血緣關係,它們為澳門居民爭取幸福、開闢前路。在兩法的護航下,生長在澳門的我們感到無比的自豪和幸福,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能感受到祖國強大的庇佑,作為華夏兒女,我們感到無比幸福。

(三)弘揚和傳承“五四精神”

1.校內舉辦“五四”周會使學生具責任感

公民科和學生會於二○二四年四月廿九日聯合舉行了一場,主題為:“傳承五四精神激發青春力量”的周會,活動對象為全校學生。活動內容包括高一、高二及高三級代表發言,以及節目表演。

活動中,發言者高二B梁嘉儀指出,“在一九一九年民族危難之際,一批先進的青年知識分子,為拯救民族危亡,捍衛民族尊嚴,喊出了‘誓死力爭,還我青島’、‘外爭國權,內除國賊’的口號,他們如一道光,照亮了黑暗中國前進的方向;他們如一聲驚雷,震醒了無數的中國人;他們如一團火,點燃了我們尋求民族復興的動力。五四運動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一百○五年,但五四征程催人奮進,五四青年厲久彌新,雖然自己是碧玉年華,但深刻地感受到了這種精神的力量,作為青少年的我懷念着‘臉孔金黃的故鄉’,萃取體內對祖國的信仰,聚青年之火,燃時代之光。”

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在五四青年節這個特殊的時刻,讓我們以五四精神為指引,勇敢地面對挑戰,努力追求自己的夢想。“青春有擔當,五四精神傳。”讓我們以五四青年為榜樣,讓我們的青春在奮鬥中綻放光芒,讓我們共同傳承五四精神,讓這句話響徹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2.師生參加學界“五四”升旗儀式使師生具使命感

公民科和學生會組織了22名師生,參加由教育及青年發展局舉辦的“二○二四澳門學界五四青年節升旗儀式”,其中該校李承祖、譚健聰、何啟汶三位學生是學界五四升旗隊隊員。

活動中,澳門青年管樂團現場演奏樂曲,當國歌奏起時,國旗莊嚴地升起,讓人感動萬分。五星紅旗在風中飄揚,象徵我們的榮耀和自豪。師生肅立,目視國旗,高唱國歌,表達對國家的忠誠,流露對祖國的熱愛。

升旗儀式結束後,師生們觀看了與五四青年節相關的歷史資料,同時欣賞了“五四”主題文藝表演,這些都為師生留下了“五四”印記,加深對“五四”意義的理解。通過參與升旗活動,促進青年學生學習五四青年節的歷史意識,使他們能夠深切感受到國家命運與自身命運的緊密聯繫,還讓他們意識到自己在祖國發展中有着責任和擔當,應不負韶華,砥礪前行,做好自己,報效國家。 (上)

袁金淑

2024-11-06 袁金淑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73052.html 1 七十五年校史中閃閃生輝的愛國精神 /enpproperty-->